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基层
第03版:理论
第04版:国内
第05版:区域
第06版:教育周刊
第07版:法院周刊
第08版:交安
标题导航
燕楼镇:全力为基层治理“聚势赋能”
溪北街道朝阳社区:推行“三三制” 激活无物业小区由“乱”到“治”
贵筑街道:治理有“温度”响应有“速度”
贵阳市花溪区:小支点撬动大治理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贵筑街道:治理有“温度”响应有“速度”
“‘女子劝导队’化解了我的家庭矛盾,还为我联系解决了工作问题。”记者采访时,家住贵阳市花溪区贵筑街道尖山村的杨群说,她现在既是村民,也是新市民。如今,她的生活越过越好。
贵筑街道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基层治理机制,整合公安110、12345热线、信访平台等信息,为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我们创新基层治理,构建和谐稳定平安基石,提升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贵筑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杨进说,贵筑街道基层治理取得显著成绩。2022年以来,溪湖社区和尖山村先后被评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023年,贵筑司法所获全省新时代规范化司法所先进单位,所长罗涌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
“党建红”引领 提升服务促发展
在与贵筑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杨进的交流中,了解到碧桂园·印象花溪党支部利用党建工作推动综合治理、帮助辖区物业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已取得理想成绩。
杨进介绍说,碧桂园·印象花溪党支部成立于2021年,现有党员7名,其中发展对象2名。成立以来,该党支部坚持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总载体,深入实施“筑固工程”,扎实推进“五个一”行动,并始终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思路开展党建工作。
“以前,我们小区不少业主与物业存在矛盾,一些业主不愿缴纳物业服务费,通过碧桂园·印象花溪党支部定期开展‘便民服务日’活动,不断提升了印象花溪物业服务管理水平,物业积极协同社区做好综合治理。”碧桂园·印象花溪一业主表示,现在小区业主满意度、保洁满意度都大有提升。
这项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碧桂园·印象花溪党支部在政治建设方面的努力,该党支部与溪湖社区党支部共建共享,强化“物业党组织+社区党组织”引领,探索“社区党支部+印象花溪党支部+物业公司”资源共享,通过联动相关资源,实现了社区共建共荣的良好格局。
在队伍建设方面,碧桂园·印象花溪党支部,始终牢记回报社会使命,履行社会职责。该党支部的党员在工作中不断提升综合能力,急业主所急,想业主所想,将主题党日活动与社区活动相结合,开展了“情暖开学季·筑梦向未来”“为民办实事”等各种丰富多样的活动,获评“省物业管理协会星级服务项目”、省“美好家园”、消防管理先进单位。
此外,该党支部深入贯彻“红色物业”工作理念,坚持“把生活便利带到业主身边”,定期为业主提供免费洗车、清洗地毯等便民服务。该党支部坚持把责任落实到人,积极探索“物业服务+生活服务”创新模式,在提供家政、代购等养老服务的基础上,打造“老年活动中心”,实现“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和谐社区。
“她力量”显效 柔化矛盾助就业
近年来,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尖山村的村寨已成楼栋院落,原来的3个自然村,变成了3个现代化小区,共计87栋居民楼1万余人。
尖山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妇联主席李俊说,2022年9月,尖山村整合各类资源,组建一支51人的“女子劝导队”,参与全村基层治理及村级事务工作。
按“一周一收集、一月一报告、一季一汇总”机制,“女子劝导队”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小区坝坝会、建立微信群等方式,义务开展政策宣传、民意收集、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
“坝坝席”是尖山村的传统民俗宴请,村民每逢重要节庆都要摆席招待乡邻亲友。村寨变成居民楼后,小区“坝坝席”带来的噪音扰民、垃圾乱扔、污水乱流等问题,成为困扰尖山村治理的一个难题。
花溪区人大代表、尖山村联户长、“女子劝导队”成员张荣萍通过村“两委”向街道反映,在街道指导帮助下,尖山村便民利民服务广场建成投用,村民有了议事、集会场所,既方便了集中宣传政策法规,也有效杜绝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以及带来的噪音扰民和环境污染问题。
自“女子劝导队”组建以来,积极开展各类劝导工作,开展宣传活动30次、发放宣传手册4万余册;劝导化解矛盾纠纷、不文明行为563件次,帮助辖区15名失业妇女实现再就业,受到辖区群众广泛好评。
“车轮上”治理 快应诉求降投诉
走进溪湖社区,记者见到了一支骑行小车队。他们是社区骑行先锋,用行动进行网格治理,实现“矛盾不出网格、服务直达家门”。
杨进说,这支2023年9月成立的骑行小车队,由社区“两委”、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社工等组成,主要突出“快”“准”“暖”等特点,以“骑行巡查+现场调解”为抓手,快速解决社区网格内邻里纠纷、物业矛盾、公共空间占用等治理难题。
骑行小车队每日开展2轮次网格巡查,重点排查噪音扰民、违建占道、宠物管理等矛盾高发问题,做到“发现即介入、处置不过夜”。今年3月,保利溪湖二期物业接到张某投诉其邻居中午弹琴扰民的问题。骑行队快速抵达、取证、协调,成功化解纠纷。
“调解婚恋纠纷时,我们多方协同联动,直击矛盾风险点,做到精准防控、精准化解。”骑行队员告诉记者,他们突出“准”,将矛盾化解在网格内,调解“特殊群体”矛盾时,利用柔性沟通的方式,消除群体隔阂,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骑行队融入网格化治理,共化解矛盾662起,化解效率显著提升,重复投诉率明显下降,助力构建社区和睦邻友格局。溪湖社区将积极探索“骑行+网络”等网格化治理新方法,推动网格化管理提质增效。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