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德江县安化街道人大工委“码上办”架起民意“连心桥”
让群众“呼声”变幸福“笑声”
人大代表实地查看情况。

  ■ 记者 姚强 通讯员 张运典
  在基层治理中,如何让人大代表更精准感知民生温度、及时传递群众心声,搭建起服务群众的坚实桥梁?德江县安化街道人大工委以创新作答——依托“码上办”平台打造人大代表联络站,构建起“代表下沉、民意收集、问题速解、成效彰显”的全链条服务体系,稳稳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安康小区3号楼楼下,云聚仓公司装修剩余的沙子乱堆乱放,影响出行,能帮忙解决吗?”3月14日,安化街道楠木园社区安康小区居民李晨扫码登录联络站“码上办”平台留言。诉求一经提交,驻站县人大代表安学军第一时间认领。当天下午,他赶到现场与业主沟通,督促公司负责人清理了沙堆,当天就化解居民的出行难题。
  楠木园社区是德江县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点,常住人口达1.28万人,管理服务压力不小。2024年,安化街道人大工委立足社区实际,发挥人大代表植根群众、联系广泛的优势,在楠木园社区建成人大代表联络站,22名铜仁市、德江县人大代表(含2名市人大代表、20名县人大代表)入驻履职。他们将大数据生成的“代表二维码”向公众公开,把人大代表联络站打造成“码上办”便民服务点,直面群众诉求,办好民生实事。
  为让服务高效运转,安化街道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由专人管理平台,推行“五分钟登记、半小时反馈、一日内核实、七日内回复”的闭环流程,最大限度发挥代表优势,力求群众难题“速办速结”。“流程主要分三步:群众‘点单’、平台‘派单’、代表‘接单’。”安化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吴海飙介绍说,点单一秒直达系统,工作人员分类后指派辖区代表上门办理,后续跟踪督办、回访,确保事事落地见效。
  5月19日,居民曾婧通过“码上办”反映“菜市广场直播噪音扰民”。问题迅速分流至德江县人大代表安仁芳督办,经社区干部协调,直播时间得以合理调整,噪音问题迎刃而解。“有了‘码上办’,坐在家里就能反映‘急难愁盼’,真方便!”曾婧的感慨道出了居民心声。
  如今,安化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已成为德江县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亮点。方寸之地,汇聚民声,撑起大平台。22名人大代表以此为履职“主阵地”,实现接待、议政、学习、扎根、服务“在站”,与群众贴得更近。
  “联络站自启用以来,始终以规范有序、高效务实、运转顺畅为目标,有效延伸人大工作的触角。”吴海飙说,人大代表联络站既关注发展大事,更聚焦民生“关键小事”,通过面对面听民声、心贴心解民忧,让惠民实效看得见、摸得着。
  为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安化街道人大工委对人大代表联络站收集的意见汇总分类,采取“三个一批”方式解决:人大代表引导解决一批、共同商讨解决一批、联动部门协调解决一批。对暂难解决的问题,形成代表建议提交德江县人代会转办,致力于将群众“呼声”转化为满意的“掌声”和幸福的“笑声”。
  今年以来,该人大代表联络站通过“码上办”收集意见建议83条,已全部办结。这座联络站,既是选民的“接待站”、代表的“工作站”,也是知识的“充电站”、服务的“保障站”、人大的“宣传站”,更是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幸福驿站”,持续为基层治理注入民生温度与治理活力。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