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理论
第05版:国内
第06版:国际
第07版:人大周刊
第08版:人大周刊
标题导航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部署推进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
图说新闻
网约车投保非营运 商业险拒赔没毛病
提高妇女法治意识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约车投保非营运 商业险拒赔没毛病
据《法治日报》消息(记者 徐伟伦 通讯员 曾紫晗)2024年以来,多地网约车营运险保费大幅上涨,部分网约车车主为节省成本,将实际从事网约车运营的车辆仍按“非营运”性质投保商业险。殊不知,车辆一旦“出险”,车主的此类违规操作将自酿苦果。近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就审理了一起此类案件。
此前,网约车车主李师傅在载客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经交警认定,李师傅负全部责任。事后,受损方起诉,要求李师傅赔偿修车费5900元。经查,李师傅的车辆在同一家保险公司投保了交强险及商业险,交强险的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为2000元。保单显示,李师傅的车辆保险性质为“非营运”。保险公司提出,由于李师傅擅自改变车辆营运性质,且该情形已在保险条款中作出“加粗”提示,根据保险法相关规定,属于应当在商业险范围内予以免赔的情形。
法院审理后认为,李师傅的车辆虽投保了交强险和非营运性质的商业险,但由于其擅自改变车辆用途,且未按合同约定及时通知保险人,导致商业险被拒赔,个人需承担剩余损失。据此,法院判决保险公司在交强险保险范围内向对方支付赔偿款2000元,剩余损失3900元由李师傅赔偿。
【法官说法】关于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承担顺序,民法典规定,交强险优先赔付,商业险补充赔付,侵权人承担兜底责任。我国保险法规定,在“保险标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时,被保险人负有及时通知保险人的义务,如被保险人不履行该项通知义务,则保险人对因此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四条第一款将保险标的用途的改变列为法院认定危险程度显著增加时应当考虑的因素之一。日常生活中,以“非营运”性质投保的车辆从事网约车服务,改变了被保险车辆使用性质的同时,提高了案涉机动车使用频率,导致案涉机动车长时间处于一定风险状态,也超出了保险公司在合同订立时对危险的预知,属于“使保险标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的情形。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