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理论
第05版:国内
第06版:国际
第07版:人大周刊
第08版:人大周刊
标题导航
播撒法治阳光 守护美好生活
高龄老人申领津贴更便捷
李策:黔山深处的革命丰碑
图说新闻
贵州高院与贵州证监局联合发布《关于全面协同推进资本市场纠纷多元化解的会议纪要》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策:黔山深处的革命丰碑
■ 记者 牟元媛
李策,又名李策良、李智卿,1915年生,贵州贵阳人。
李策少年时就读于贵阳达德学校小学部,1930年转入贵阳高级中学初中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贵阳学生发起组织“全省学生救国团”,李策参加并走在运动前列。1933年,他升入高中部即被推举参加全省学生救国团的领导工作。1934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与孟昭仁等组成贵阳高中地下党支部,领导学校党的工作。
中央红军长征到贵州,蒋介石夺取贵州军政大权,贵州地下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反蒋运动面临着巨大的威胁,李策奉命除掉叛徒陈惕庐。1935年7月19日11时左右,敌人逮捕刘茂隆(刘雪苇)及与其同住的三位同志,并埋伏守捕。李策因与刘茂隆有约,进入出事地点,被特务盘问,佯称是陈先生(陈惕庐)派来找丁慰慈的,得以摆脱困境。事后,李策急速赶到省工委驻地汇报,使许多同志免遭毒手,受到党和同志们的高度赞扬。
“七一九”事件后,李策隐蔽在贵阳郊区,了解情况、研究工作。西安事变后,李策于1937年春秘密到黔桂边的鹿寨汇报工作,并携带党的有关抗日方面的文件返回贵阳,开展抗日救亡工作。1937年7月,贵州全省学生救国联合会诞生,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社会各界抗日救亡活动在贵阳不断兴起。
1937年9月,党中央派黄大陆从延安回到贵州,与李策共同负责贵州地下党的工作(1938年2月,中央决定贵州省工委由邓止戈、秦天真、黄大陆、李策组成)。在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形势下,全省各地党组织迅速恢复、发展、壮大。1938年2月19日,敌人在贵阳制造了震惊全省的“二一九”事件,公开逮捕“学联”的7个负责人,又于21日逮捕了李策、黄大陆及省工委机关工作人员严金甡等,大肆诬蔑他们是“汉奸”“托派”。
李策被囚禁3年,惨遭毒刑,始终表现出共产党人坚贞不屈的崇高品质,不屈不挠同敌人斗争,顽强地坚持学习,以得到革命理论的武装,在狱中留下不少遗墨。
1941年,国民党反动派掀起反共高潮。皖南事变后的1月19日夜间,26岁的李策同其他5位共产党员被国民党特务机关秘密杀害。李策不幸被杀害的消息传到延安,中央有关部门将他列入抗日战争时期烈士名录,以资悼念。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