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罗发胜:甘做教育“摆渡人”
罗发胜与学生在一起。

  ■通讯员 姚华 苏正杰
  三尺讲台,一支粉笔,罗发胜在黑板与讲台间,用智慧与爱书写着教育的篇章。他坚信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致力于用数学抽象思维刻画世界,教会学生以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在数学教育的道路上执着耕耘。
  十一年前,“80后”罗发胜从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随后在重庆鸿富锦精密电子有限公司开启职场生涯。在重庆的三年里,都市的繁华与高薪并未让他迷失方向。受州级优秀教师堂哥罗时的影响,罗发胜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情怀,他毅然决定回到家乡,投身教育,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堂哥“兢兢业业,用心和学生交流”的教诲,也深深印刻在他心中。
  2014年,罗发胜通过特岗招聘进入黄平县谷陇中学。初到学校,他便挑起八(1)班班主任兼数学老师的重担。班主任工作繁杂艰辛,让初出茅庐的他倍感压力。与妻子办理结婚登记后,他只请了三天婚假便匆匆回到学生身边。
  罗发胜发现班上80%的学生是留守未成年人,他们缺乏自信,不善表达。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他利用课余时间走村入户家访,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鼓励孩子们大胆表达、积极表现。在他的努力下,原本内向的孩子们渐渐变得阳光开朗、充满激情。
  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罗发胜和学生潘明明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潘明明性格活泼调皮,却缺乏学习动力和目标,常常晨读缺旷。为此,罗发胜亲自去寝室将他叫醒,多次与其谈心却收效甚微。
  一日深夜查寝,得知其发烧生病,在与家长联系并征得同意后,罗发胜立刻带学生前往谷陇镇医院,默默陪伴输液到凌晨,送回寝室途中还与他深入交流。这次悉心的关爱与陪伴,成为潘明明人生的转折点。此后,他学习态度发生巨大转变,中考考入黄平中学,三年后又成功考入贵州医科大学。
  调入黄平民族中学后,每天清晨摊开教材、教参和历年高考真题,他开启了“沉浸式”钻研模式,用最短的时间熟悉高中教材。他坚持让学生每节数学课都能学会一个数学原理,在概念教学中融入数学史故事,让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习题课上,开发思维导图闯关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复习阶段,构建错题系统,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2022年高考备考冲刺阶段,罗发胜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量身定制“数学急救包”,制定个性化复习计划。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高考中,他所教班级数学成绩平均分88分,位列同层次班级第一。其中,喜欢画画的杨胜伟同学,因画画占用大量学习时间,他的数学成绩一直不理想。罗发胜多次耐心指导,教他读概念、审题、做题的方法,最终杨胜伟在高考中比平时多考了30多分。
  办公室里那盏常亮的台灯,见证着罗发胜的坚持与付出。他深知不断提升自我的重要性,积极参加各类竞赛。2021年、2023年、2025年,他连续三届在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中荣获县级一等奖;2023年被评为县级骨干教师,同年论文和教学设计分别获县级一等奖和二等奖;他还悉心指导学生参与竞赛,2025年,代表黄平县参加中学数学青年教师技能大赛斩获州级一等奖。
  从教十一年,罗发胜始终怀着感恩之心,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准则,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从未因私事影响教育教学。他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努力成为让家长满意、学校放心的好教师,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