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荔波县甲良法庭创新“律师+”调解模式——
13起涉农企纠纷高效化解
  本报讯(通讯员 张行 陆瑜)近日,荔波县人民法院甲良人民法庭通过创新“律师+”调解模式,成功化解13起涉农企合同纠纷系列案,在保障200余万元涉农权益的同时,为困境企业赢得发展转机,实现法治护航乡村振兴与优化营商环境的双向赋能。
  2020年,荔波某农业公司与小七孔镇13家合作社签订《菌棒移交代管协议》,约定由该农业公司代管种植合作社提供的黑木耳菌棒,按每棒0.2元/季的标准支付年度分红,两年协议期满后返还等量新菌棒。然而该农业公司在支付首年分红后陷入经营困境,导致第二年分红及菌棒返还全面违约,13家合作社的农户生计受到严重影响。双方协商未果,合作社将农业公司诉至甲良人民法庭。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陆瑜考虑到该系列案涉及辖区多家企业,能否妥善处理关系到辖区经济社会稳定及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于是立即启动涉企纠纷“绿色通道”,通过“律师+”调解模式,邀请志愿律师莫成凤、欧阳丽江共同参与调解。
  2025年4月2日,法庭组织各方当事人到法庭开展调解,调解过程中,调解员采取“背靠背”的方式开展调解。针对各合作社,由法官告知其法律风险和进行诉讼成本测算,引导13家合作社理性维权。针对农业公司,律师帮助其梳理合同履行关键节点和评估企业偿付能力,精准制定纾困路径。
  通过多轮磋商,双方达成了“资金—菌棒”双轨分期方案:37万元分红款分三期于2025年12月底前清偿,59万棒菌种分三年按农时交付,于2027年交付完毕。既保障农户及时获得生产资料,又给予企业3年缓冲期。
  为确保调解成果“落地有声”,法庭还同步启动司法确认程序。
  荔波某农业公司负责人现场承诺:“待10月资金回笼后,我们将对各村合作社欠款予以优先支付,保障各村农户的权益。”
  各合作社代表也手持司法确认书坦言:“有了这份协议,不怕他们赖账,我们的心里也踏实多了。”
  据承办法官陆瑜介绍,该系列纠纷达成调解后不仅为当事人节省了2万余元的诉讼成本,也避免了企业因诉讼冻结而陷入停摆。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