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将交通安全宣传融入音乐会现场。
雷山交警走进运营管理公司,为企业员工带来一堂交通安全教育课。
盘州交警在景区开展疏堵保畅工作。
黔西南交警走进辖区餐饮店开展交通安全宣传。
三穗交警开展酒驾醉驾夜查行动。
黔南交警为群众提供业务办理服务。
遵义交警运用无人机开展道路交通管理工作。 ■ 记者 常玥玥
“五一”假期,贵州旅游市场再次迎来爆发式增长,全省高速公路出口总流量1211.96万辆次,同比增长17.55%。
为保障群众平安畅行,贵州交警以“群众过节、警察站岗”的担当,提前谋划部署、创新服务举措,全力以赴做好防风险、保安全、促畅通、护稳定各项工作,确保全省道路交通安全有序。
高位部署强统筹
5月1日上午,省公安厅召开全省公安机关视频会议,专题调度“五一”假期维护安全稳定工作,强调要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加强对旅游大巴、长途客运车辆、农村载客面包车、摩托车、电动车等重点车辆的安全检查,强化对农村赶集、婚宴等重点部位的交通安全宣传提示,严查严处“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全力保障城市、景区、高速道路不发生大面积、长时间拥堵,不发生连环追尾事故,不发生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
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精准研判下好“先手棋”,启动“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开展合成作战,全量汇总每日流量、警情、舆情等数据,实时监测交通运行态势,强化保通保畅各项措施。“五一”期间,累计开展指挥调度61次,有效缓解交通拥堵59次。
“五一”期间,全省公安交管部门坚持“警力跟着人流走、警力跟着警情走”,最大限度将警力投放到高速公路和国省道易拥堵点段、热门景区景点、大型活动现场,优化千余场文娱活动交通组织。同时,会同高速“一路三方”、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部门在服务区、收费站、长下坡、事故多发点、桥梁隧道等重点路段,设置故障救援清障组284个、快速处理组299个,累计开展救援任务1532次,快速疏通道路205条。
一线坚守显担当
“请配合现场交警及景区工作人员引导,按指示通行,避免造成人为拥堵。”
5月3日10时20分,乌蒙大草原景区游客量达到最大承载限额,景区出现交通拥堵。
六盘水公安交警立即通过微博账号发布实时路况,提示未进入景区的游客调整行程,并在景区出入口、停车场及狭窄路段设置执勤点,采取“远端引导、近端管控”的措施,及时处置突发情况。
当大家开启“五一”假期模式时,贵州交警全员上岗开启专属“守护”模式。面对群众旅游出行、探亲访友需求叠加的实际情况,各级公安交警部门在全省高速口、收费站等重要节点增派警力,进行固定值守和巡逻值守,指挥分流重点路段过往车辆,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为广大群众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全省公安交警坚守岗位,以开展路检路查工作为抓手,对交通违法行为突出、事故多发的路段进行重点管控,严厉打击涉牌涉证、三轮车违法载人、酒驾醉驾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民警们充分发挥骑警机动处突、巡逻防控的能力,提升巡逻频次和密度,增强道路交通安全防控力度,提高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线。
同时,会同交通运输和属地政府、道路业主等部门,以通往景区景点、热门城市等道路为重点,开展拉网式排查,并按照“一点一策”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及时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创新举措优服务
打开导航即可生成实时避堵路线,应急车道分时段“弹性开放”——这是今年“五一”期间贵州交警联合高德、百度、腾讯地图推出的“智能出行套餐”,通过动态调整道路容量缓解高峰时段拥堵,有效提升了通行效率,缩短了拥堵时长。
为护航“五一”假期在黔游客安全顺畅出行,贵州交警根据往年交通流量态势,聚焦交通出行痛点、堵点,推出出行引导、便捷停车、柔性执法、业务办理、视频快处和温馨提示等服务举措,构建全领域智慧文明交通服务矩阵,以数智科技提升治理效能,以服务温度优化出行体验。
交管部门积极联合属地管理部门,根据道路实时监控系统和景区周边道路实际条件,动态扩容热门景区周边停车供给,针对自驾游客在景区、商圈、公园绿道周边的短时停车需求,可根据现场交警指挥或标牌指引,在指定时段及区域规范临停,精准破解“停车难”痛点。
“以前也听说过贵阳道路拥堵的问题,但这几天在贵阳都没有遇到长时间的拥堵,找车位也不需要绕好几圈,这让我对贵阳的好感度又提高了许多!”“五一”期间,游客王彦女士与家人自驾到贵阳旅游,通畅的道路交通和便捷的停车服务让王彦连连点赞。
不仅如此,“五一”期间,贵州交警推行“宽严相济”执法模式,在严查酒驾、超员、非法营运等严重违法的同时,对7座以下非营运客车驾驶人因路况不熟等原因引发的轻微违法行为实施“柔性管理”,经现场处置、教育纠正后便可放行,形成“严管+厚爱”的执法新常态。
科技赋能强支撑
“前方十公里内,应急车道可通行,请走应急车道。”
“事故车辆,事故图片已采集,请立即开进前方服务区,等待交警处理。”
各地公安交管部门积极探索无人机在节日交通保畅中的实战应用,贵阳、安顺、六盘水等多地将无人机应用于节日景区停车调度、高速宣传提醒喊话、事故快速撤除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五一”小长假,安顺“空中交警”正式上岗,低空无人机与地面警力一同搭建起“空地联勤”警务新模式。
根据前期预测,“五一”期间,黄果树景区游客人数在17万左右,为了让游客能够“快进”,假期期间黄果树收费站前方应急通道允许车辆通行,安顺公安交警通过无人机喊话模式,疏导车辆有序进入匝道,临时交通组织方案得以落地,避免排队通行车辆过多引发交通拥堵。
“假期高速公路流量剧增,其中沪昆高速清镇段至永宁段高峰流量甚至突破9万辆次。”安顺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如若车辆发生事故未迅速撤离高速,会对道路通行带来极大影响。“空中交警”搭载高清镜头和喊话器,实时对高速公路进行巡查,发现轻微事故后,可突破地形与交通限制快速抵达事故现场,从高空拍摄并固定证据,通过即时喊话引导当事人安全有序撤离至应急车道或前方服务区,减少事故车辆滞留时间,降低二次事故风险,避免拥堵升级。
宣传服务不打烊
5月2日,“醉美贵州乐享盛世”贵阳路边音乐会五一嘉年华“致敬奋斗者”专场在贵阳市筑城广场举行。在省公安厅交管局的指导下,贵阳交警别出心裁地将交通安全宣传融入音乐会现场。
音乐会开始前,交警带着“警小熊”与群众一起,以有奖竞答、交流互动等方式开展交通安全宣传,现场气氛高涨,群众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回答民警提出的交通安全问题。
“开车要专心致志,别分心打电话。”一首《交通安全宣传歌曲串烧》(交警改编版)及《我的未来不是梦》将交通安全知识变成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以独特的形式走进现场观众心里,现场气氛热烈,极大提高了群众共同参与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的积极性,让群众沉浸在音乐的海洋当中的同时又能汲取到更多的安全知识。
“五一”假期,各地公安交警持续走进“两客一危一货一网”道路运输企业、农村地区和市集广场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不断延伸宣传触角、创新宣传方式、营造浓厚氛围,提醒广大群众增强出行安全防范意识。
黔西南公安交警联合代驾企业驾驶人走进辖区酒吧、KTV等涉酒场所,开展涉酒场所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提醒群众做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黔东南公安交警充分利用“双微一抖”等新媒体平台发布“两公布一提示”,广泛宣传交通安全法规和常识,进一步增强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和文明交通意识;六盘水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民警辅警深入辖区客运企业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要求企业负责人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加强驾驶人安全管理,消除客运车辆行车安全隐患……
“五一”假期,全省发生一般程序道路交通事故起数、亡人事故数同比分别下降10.8%、8.0%,未发生较大以上事故、长时间长距离交通拥堵。贵州交警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安全指数”“幸福指数”,他们是道路上的“守护者”,更是城市里的“摆渡人”,用坚守诠释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