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市人民法院组织干警走进辖区苗绣和银饰生产基地、各零售商店等地开展知识产权维权、预防侵权等普法宣传。 ■记者 杨情丽
“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近年来,贵州法院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司法理念,聚焦我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激励创新创造、维护公平竞争、促进文化繁荣等职能作用,从“坐堂问案”到“主动治理”,从“单一审判”到“多元共治”,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领域持续用力、多点发力,以司法智慧破解知识产权保护难题,用创新实践书写服务发展新篇章。
2024年以来,全省法院知识产权案件新收5711件、结案5414件,同比分别增长26.41%、14.56%,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质司法服务和有力法治保障。
守正创新 赋能地方创新发展
在贵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偌大的车间内,众多机器正有条不紊地运行,但工人却不多。这家专业从事航空航天高、中端紧固件和橡胶件研发、制造、检测、销售、服务的企业,依托新设备、新技术,产品质量优良,也因此荣获第一届遵义市市长质量奖。
从公司初创,到成为行业的领跑者之一,在该公司负责人看来,质量是引领经济发展的标杆,构建专利、商标和商业秘密在内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是保护质量创新的基础,这都离不开贵州法院不断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一直以来,贵州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紧紧围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大局,聚焦我省发展数字经济、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以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等,不断增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整体效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在金沙、仁怀、习水等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设立“白酒行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巡回审判点”“中国酱香白酒主产区(仁怀)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站”和“中国酱香白酒主产区(习水)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站”等,通过前移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关口,为白酒企业和其他白酒行业从业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知识产权司法服务。
在镇宁蜂糖李、白旗韭黄、平坝大米等知名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区设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法官工作室,以巡回审判、法律咨询、多元解纷、法治宣传、侵权预警等“一站式”司法服务,助力乡村特色文化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法治保障。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无论是植物新品种权纠纷,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纠纷,我省各级法院充分发挥典型案(事)例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以案释法、以事促治,展示贵州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与成效。
凝聚合力 强化协同保护力度
近日,在兴义市人民法院审理的“康健药房”商标侵权系列案中,该院法官发现辖区药店标识混乱问题突出,同类侵权现象频发。该院在依法审结42件案件的同时,向行政主管部门发出司法建议,推动黔西南州开展药品零售行业专项整治行动,规范药店门头标识使用标准。案件审结后,相关纠纷数量显著下降,行业合规经营意识明显增强,实现了“办理一案、治理一行”的效果。
面对KTV行业因版权纠纷引发的“音集协”批量维权案件,黔西南州中级人民法院深入调研发现,企业反复陷入诉讼的背后是行业自律机制缺失。为此,法院联合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推动成立“文化市场行业协会”,建立版权付费使用指引和纠纷预警机制,引导从业者主动履行版权义务,形成“维权+自律”双向并进的长效治理模式,有效降低诉讼增量。
知识产权保护不是“独角戏”,需要多方协同唱好“合奏曲”。
2024年以来,贵州法院持续深化高水平府院联动,不断健全跨部门协同保护机制,推进全省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推动构建“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
在强化法院内部上下联动的同时,贵州法院不断拓宽横向联动,积极引入市场监督管理、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行业协会等力量参与到知识产权案件研讨及诉前调解工作中来,在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方面同频共振,凝聚起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大合力。
省高院与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检察院、省公安厅共同签署《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协作配合工作机制》,推动健全府院联动、高效衔接、齐抓共管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与省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与司法确认工作衔接机制》,促进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有机衔接。
靶向发力 增强司法保护效能
“在走访企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企业处于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而不自知的情况。”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法院大数据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系点负责人(甘荫塘人民法庭庭长)赵雪说,在很多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中,部分群众对自身是否享有知识产权、如何更好维权认识不足,行为法律意识不高,对于可能构成侵权的行为缺乏了解。
针对此类情况,该院充分发挥大数据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系点的矛盾纠纷前哨站作用,建立辖区知识产权企业名录、与各大数据企业展开交流,规范数据使用行为;工作人员主动进入知识产权创新、管理的最前线,积极开展系列法律服务活动,为高新技术企业强化保护意识、排除风险隐患、解决疑难困扰、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此外,还在微信公众号和有关报刊发布知识产权案件的化解情况、典型案例等,以案释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力度,畅通公众了解知悉知识产权保护信息的渠道,推动知识产权保护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南明区大数据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系点的设立,是贵州法院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和需求,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主导作用、完善知识产权审判体系的生动注脚。
作为贵州数字经济的前沿阵地,2024年7月,贵阳知识产权法庭在贵阳贵安大数据科创城算力中心正式揭牌。
作为西南地区第三家、我省首家知识产权法庭,该法庭的设立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对科技创新的激励和保障作用,助力知识产权强省战略的深入落实。同时,省高院在全省法院部署设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系点,通过全方位延伸司法触角,切实增强司法服务保障创新发展的主动性、精准性和实效性。
目前,已相继在金沙、七星关、仁怀、习水、榕江、白云、南明、普安、福泉、玉屏、江口、平坝、黔西等地设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系点21个,精准对接白酒、茶叶、“村超”、大数据、地理标志、非遗等产业创新保护需求。
强创新,护民生,促发展。贵州法院通过持续深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拓展协作深度,加大司法保护力度,努力为保障公平竞争、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让创新在法治的沃土上蓬勃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