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务川自治县三星村:文明新风浸乡土 乡村振兴绘新景
  ■ 通讯员 涂洪艳 记者 姚强
  走进务川自治县分水镇三星村,白墙黛瓦的庭院错落层叠,蜿蜒的硬化路串起碧绿茶园与火红辣椒田,文化墙上的《三星村规民约》在春日暖阳下格外醒目。这个曾经沉寂的黔北山村,如今正以“约”为媒,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自2022年起,我们坚持村规民约一年一修订,2024年新增的土地整治条款尤为关键。”三星村党支部书记丁秀东介绍,经村集体示范带动、大户创业引领,复垦土地不仅守住了耕地红线,更成为强村富民的“聚宝盆”。在政策激励下,沉睡的撂荒地正转化为强村富民的沃土。
  循着茶香转过山坳,00后青年田小鹏正操控农机翻耕土地,身后新起的田垄如五线谱延伸向远方。这个曾辗转多地打工的年轻人,去年响应村里号召返乡,带领全家复垦60亩土地。
  “去年我们全家复垦出来60亩土地种植辣椒,毛收入20多万元,今年准备复垦160亩,带领乡亲们一起干。”他抹了把汗,父亲在旁边施肥:“娃有闯劲,我们也得跟上。”
  春风吹过父子俩晒得黝黑的脸庞,新翻的泥土在阳光下蒸腾着希望。
  乡村振兴既要产业赋能,更需文明浸润。翻开三星村新版村规民约,环境治理、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等条款浸润着乡土智慧。护寨保洁员陈明全小心擦拭“美丽农家示范户”证书,“这红本本里装着寨子的体面。”
  三星村创新文明积分制,将垃圾分类、环境管护转化为可视化成果,黛瓦民居间的分类驿站与茶园梯田相映成趣。丁秀东介绍,动态更新的村规民约已形成“环境治理—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的良性闭环。
  “现在寨子里风气正了,连石板路都亮堂得能照见人影!”村民杨明英笑着说。
  村规民约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催化剂”,也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近年来,务川自治县分水镇三星村坚持党建引领,把村规民约作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抓手,引导村民从乡村治理的“旁观者”变为“当事人”,既“约”出良好的村容村貌,更“约”出乡村振兴的成功密码,为三星村的未来发展描绘出了一幅绚丽的蓝图。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