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特别报道
第03版:基层
第04版:国内
标题导航
仁怀公安:用“生态警务”守护天蓝水清气净
道真自治县: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宣传活动
图说新闻
旗山村:绘就基层治理和谐新画卷
水城法院:延伸司法职能 护航煤矿产业
都匀公安:雷霆举措铸平安 守护辖区践初心
分类广告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旗山村:绘就基层治理和谐新画卷
■ 记者 张光平
在安顺市镇宁自治县马厂镇旗山村,一幅“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和谐画面正在徐徐展开。这个普通的村庄,如今因基层治理的显著成效,成为远近闻名的平安村、和谐村。
走进旗山村,干净整洁的村道两旁,是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村民或在田间辛勤劳作,或在村头巷尾闲话家常,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
党建引领 筑牢红色堡垒
“旗山村辖区共10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寨,全村总户数536户2073人。”提起旗山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吴明玉如数家珍。
近年来,旗山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村党支部积极组织党员学习培训,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带领村民共同参与村庄治理。
旗山村建立了党员联系户制度,每名党员负责联系若干农户,及时了解村民的需求和困难,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在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中,党员们总是冲在最前面,带动了更多村民共同参与。通过开展“党员示范户”评选等活动,激励党员在日常生活中发挥表率作用,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民风。
村民自治 激发内生动力
“我们这里,就村庄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整治等重大事项进行民主决策,让村民的事村民自己说了算。”旗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潘飞虎说,村里定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注重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旗山村制定了完善的村规民约,涵盖社会治安、环境卫生、邻里关系等方面,引导村民自觉遵守,共同维护村庄秩序。
此外,旗山村还成立了村民理事会、监事会等自治组织,对村内事务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各项工作公开透明、公平公正。通过这些举措,村民们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主动参与到村庄治理中,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法治建设 撑起公正天平
“法治是基层治理的重要保障。”安顺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工作人员宋居桐介绍,旗山村积极推进法治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村里配备了法律顾问,定期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向村民普及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同时,建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时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在处理矛盾纠纷时,调解员们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据法律和村规民约进行调解,让双方当事人都心服口服。同时,通过法治宣传栏、法治文化广场等形式,将法治文化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使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德治教化 培育文明风尚
“德治在基层治理中具有润物无声的作用。”当地退休教师伍兴义对旗山村积极开展道德评议活动,评选出“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并进行表彰奖励,树立了道德标杆,引导村民见贤思齐。
据了解,旗山村依托村内的文化墙、宣传栏等载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美德,营造了浓厚的道德氛围。该村定期组织文艺演出、文化活动等,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进邻里感情,促进了村庄的和谐稳定。通过德治教化,村民们更加注重道德修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形成了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良好风尚。
“在这里,村民们享受着和谐稳定带来的福祉,基层治理的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潘飞虎说道,旗山村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为切入点,通过党建引领、村民自治、法治建设、德治教化等多方面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基层治理之路,让这个小村庄成为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未来,旗山村将继续深化基层治理,不断提升治理水平,让“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美好愿景持续照亮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