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自治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在印江四小调研。 ■ 通讯员 何鑫伟
春风和煦,欣欣向荣。走进铜仁市印江自治县各个学校,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一幢幢崭新漂亮的教学楼、一间间宽敞明亮的教室、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让校园焕发出勃勃生机。
近年来,印江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监督职能,聚焦教育发展和群众所盼,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持续为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靶向发力 连续三年开展专项监督
自2021年8月印江自治县成为全省首批“强师工程”试点县以来,印江自治县人大常委会每年把教育工作列入年度监督议题,不断深化调查研究,创新探索监督方式,聚焦教育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找准“病灶症结”、开出“有效处方”,为提升全县教育教学质量凝聚强大合力。
2022年10月,印江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开展“强师工程”试点工作调研,先后到印江“乡村振兴班”、中兴街道九年一贯校、印江二中、缠溪小学,详细了解“乡村振兴班”教育教学管理、初中优秀学生集中办学条件、“名师工作室”、课后服务等工作情况。
2023年3月,印江自治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省市县人大代表赴县外对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进行考察学习;9月,对全县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调研。
2024年5月,印江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开展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专题调研,并围绕全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任务提出审议意见。
三年来,印江自治县人大常委会累计对全县24所中小学校进行了实地调研,提出意见建议56条,监督办理关于教育工作的代表建议议案18件。
聚焦重点 深化教育工作闭环监督
“在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小规模学校师资力量弱,老教师教学方法陈旧,缺乏专任体育、艺术教师,学校实施五育并举困难。”在2024年7月30日印江自治县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经县人大常委会委员讨论审议,向县人民政府提出了审议意见。
“我们聚焦教育改革,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契机,围绕‘二十个查一查’和‘六项行动’,持续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回头看和强师工程,让教育队伍纯起来。实施县管校聘改革和集团化办学改革,深入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全面落实全员竞聘上岗,推行教师职称动态管理,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鲜明用人导向。”在印江自治县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县人民政府就审议意见的办理落实情况向人大常委会作了专项报告。
“通过对人大审议意见进行面对面的详细答复,能够让审议意见逐步从理论探讨转向实际落实,从纸上谈兵走向落地生根。”印江自治县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委员廖恩林表示。
凸显实效 持续推动工作落实
三年来,在该县人大常委会的持续监督和有力推动下,印江自治县人民政府先后出台了《城乡教育资源布局规划和项目建设规划(2024-2028年)》和《县域基础教育资源布局优化与质量提升试点实施方案》,教育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更加科学。
2024年,全县争取到位各项教育经费2.5亿元,新建的城区第十幼儿园、天堂第二幼儿园开园招生,扩建的新寨镇中心幼儿园投入使用,新增公办学位630个,公办幼儿园占比从2023年的68.5%提高到77.92%,普惠率从2023年的95.66%提高到97.5%,先后荣获省级先进表扬2人,市级先进表扬26人、先进集体5个,培育了印江二中、思源实验中学、朗溪中学、杨柳中学、新寨中学质量强校,成功申报全省基础教育布局优化与质量提升试点县,实现印江教育从“一区一县一试点”变成了“一区一县两试点”的良好成绩。
教育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寄托着千家万户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下一步,印江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将围绕“一区一县两试点”这一重点,继续采取调研、视察等多种方式进行跟踪监督,助推全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为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