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安顺市第二中学:强化法治教育 共筑青春防线
安顺市公安局禁毒工作支队综合科科长、安顺市第二高级中学法治副校长闫锦绣向同学们开展禁毒宣传。

  ■记者 张光平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法治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近年来,安顺市第二中学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扎实的实践举措,在法治教育领域书写着浓墨重彩的篇章,为学生的成长筑牢了坚实的法治防线。
  课程设置:法治知识融入日常学习
  将法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法律素养的基石。在法治副校长的协同下,安顺市第二中学精心构建了一套完善的法治教育课程,涵盖宪法、民法、刑法等多个领域,确保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逐步积累法律知识。
  课堂上,法治副校长、思政课教师运用生动的案例和互动式教学,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内容。通过以案释法的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让他们在具体情境中深刻体会法律的权威与力量。
  此外,学校还积极拓展校本课程,开设了“模拟法庭”“法律与生活”等特色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法律、实践法律的机会。在模拟法庭课程中,学生们分别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角色,通过模拟真实的法庭审判过程,深入了解法律程序和司法实践,培养了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实践能力。
  活动开展:实践体验深化法治意识
  丰富多彩的法治教育活动与心理健康课程相结合,是安顺市第二中学法治教育的又一亮点。学校定期开展“法治进课堂”活动,邀请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走进校园,为学生带来专题讲座。这些专业人士凭借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学生解读法律热点问题,解答法律疑惑,让学生感受到法律的严谨与公正。
  与此同时,学校从1998年起启动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心理咨询中心。教师精心编写了校本教材《心海护航》,从高一的《开学第一课》,到高二的《感恩回报》《时间管理》,再到高三的《考试焦虑》《人生目标》等,呵护学生顺利走过高中三年。
  学校还通过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和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大型心理团辅活动、个案咨询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提升心理素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上级部门的认可,2017年成为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校园文化建设:法治氛围浸润心灵
  走进安顺市第二中学的校园,法治元素随处可见。
  在校园的主干道墙壁上,法治文化长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我国法律的发展历程、重要法律条文以及法治小故事,让学生在日常行走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法治宣传栏则定期更新法律知识、法治新闻等内容,及时向师生传递最新的法治动态,成为师生们了解法治信息的重要窗口。
  学校还注重将法治文化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在校园文化节中,专门设置法治文化作品展示环节,鼓励学生创作与法治相关的绘画、书法、手抄报等作品,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对法治的理解和感悟。
  同时,学校通过校园电视台定期推送法治资讯、法律小常识等内容,进一步扩大法治文化的传播范围,让法治理念在校园中生根发芽。
   家校社协同:构建全方位育人网络
  法治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家庭和社会的共同使命。为此,安顺市第二中积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形成法治教育的合力。
  学校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向家长宣传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对孩子的法律知识渗透和品德教育。通过家长座谈会,学校为家长提供法律知识培训,提升家长的法律素养,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配合学校开展法治教育工作。
  同时,学校加强与社区、司法机关等社会机构的合作,拓展法治教育的渠道和资源。学校与当地法院、检察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邀请法官、检察官担任校外法治辅导员,定期到校开展法治教育活动。还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法治宣传活动,让学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法治教育举措,安顺市第二中学在培养学生法律素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们不仅在法律知识的掌握上有了明显提升,更在法治观念、法治思维和法治实践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
  “我们将继续深化法治教育工作,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和内容,致力于打造具有特色的法治教育品牌,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安顺市第二中学相关负责人表示。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