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理论
第05版:国际
第06版:人大周刊
第07版:人大周刊
第08版:广告
标题导航
抓住三个关键点 深化拓展国企重点领域反腐
国企改革视角下 纪检监察工作的现状、问题和建议
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立法优化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企改革视角下 纪检监察工作的现状、问题和建议
■陈霄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要发挥好企业党委在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其中,国企纪检监察工作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迈向新高度的重要一环,也是推进国企生产经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以高质量纪检监察工作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深度融合,成为当前国企纪检监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现状
近些年来,国有企业深入实践“三转”职能定位,逐步完善纪检监察机构设置、机制建设、队伍组建等任务。在市场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大背景下,在国企生产经营管理错综复杂的经济活动中,往往会诱使部分党员干部或行使公权力的管理人员铤而走险钻空子,冒“权利寻租”风险。因此,全面深入推动纪检监察与生产经营工作的有机融合,已成为国有企业有效防范和化解廉洁风险的关键举措。
二、纪检监察工作融入企业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全面从严治党宽松软问题依然存在。党委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乏力,有的金融企业管理混乱、乱象丛生,金融风险和腐败风险交织叠加,有的上亿元不良贷款“一核了之”;有的大额贷款核销10余年仍没有认定责任并追责;有的国企以贷养贷、靠企吃企、关联交易、“近亲繁殖”,在负债千亿元、运转困难的情况下,企业人员薪酬却只增不减。
(二)由风及腐的链条尚未斩断,“四风”滋生的土壤尚未消除。个别国企管理人员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屡见不鲜,不收手不收敛问题依然存在。有的违规收受管服对象的礼品礼金;有的违规接受管服对象宴请、娱乐活动。有的提前发放薪酬,巧立名目滥发奖金,违规发放津补贴,兼职取薪、从事第二职业等。
(三)纪律监督方式单一,监督质效不佳。大多数国企纪检机构监督方式局限于看资料、听汇报,没有主动探索新的监督模式。有的纪检机构监督发力,发现问题不及时、不精准,长期“零线索”“零立案”,事前、事中监督较少,对干部“八小时外”生活圈、朋友圈监督缺乏有效抓手,导致一些干部思想认识不足,从而诱发公权私用、以公谋私等贪腐行为。
(四)“三化”程度不高,监督执纪能力薄弱。部分国企纪检监察队伍人员扩编后,专业化不够,对党章党规党纪等知之甚少,加之企业特性各异,监督实践无固定范式可循,贯通运用“四种形态”能力不足,导致问题线索“查不深、查不透”,纪检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还有差距。
三、纪检监察职能与企业管理相互融合的方法与途径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顶层设计。国企纪检监察工作直面贪腐“存量还未清底、增量仍有发生”的实际,从根源上制定相应措施。强化政治引领,切实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三力”,构筑起坚固的政治堡垒。同时,强化宏观规划与细节把控,针对“三重一大”、工程建设、薪酬分配等核心业务环节,全面剖析廉洁风险,形成风险清单,制定防范措施。
(二)创新方式方法,推动多种监督贯通协同。针对国企体量大、违纪违法行为隐匿性强等特性,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主导作用,着力推进纪律监督、巡视巡察监督、审计监督、财务监督等协同发力,确保监督无死角、全覆盖。一是强化党内监督,管住“关键少数”。通过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及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组织开展述职述廉等方式,对领导干部履职情况制定个性化责任清单,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二是深化日常监督,覆盖“绝大多数”。通过妥善处置问题线索、完善廉政档案、主动约谈等,延伸监督触角,主动调研排查,及时堵漏补缺,推动监督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完善。三是聚焦专项监督,紧盯“关键领域”。针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等重点问题,采用走访调研、问卷调查、交流座谈等方式,遵循“员工之痛即监督之所向,群众之焦即监督之所在”原则,全面排查问题,精准施策,标本兼治。四是强化职能监督,提升“责权认知”。认真落实职能部门的监督责任,构建安全、生产、财务等部门的专责监督体系,形成“业务主管即监督主导”的格局,严防廉洁风险。五是激励群众监督,拓宽“监督网络”。构建部门、车间、班组监督员架构,引入家庭助廉纪检员制度,在企业销售终端、关键岗位设立监督举报渠道,吸纳优质客户代表参与社会监督,形成社会、国企、家庭三方联动,共筑更广泛的反腐监督屏障。
(三)加强纪检队伍建设,提升纪检监察业务能力。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熟悉运用党章党规党纪,掌握监督执纪工作程序、运用规则及有关要求,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同时,深化国企与地方司法机构协作,组织实地探访检察院、法院及监狱,开展典型案例分析教育,从案犯视角剖析违法动机与路径,以“换位体验”深挖防范策略。大力推行“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统筹国企、地方、上级纪检机构同向发力,强化案件处理细节关注与程序完善。督促纪检干部多谈话、多监督、多办案,在实践中砥砺意志、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本领。
(四)加强廉洁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通过教育倡导廉洁、勤政助力廉洁、防控保障廉洁、公开促进廉洁、道德培育廉洁,实现廉洁文化在企业运行各环节的全面渗透。将廉洁文化融入班子、融入机关、深植基层、扎根车间、遍及班组甚至辐射至家庭,实现自上而下、全面贯通的教育引导,推动成风化人、化风成俗。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