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持续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论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 本报评论员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回应市场关切,强调要“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又一次向全社会表明以法治力量守护市场公平的鲜明态度。
  守护市场公平,必须破制约壁垒。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强调“自己人”不是客套话,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壁垒。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权益的途径是“依法”,就是强调从制度和法律层面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到实处,以法治力量确保“一碗水端平”。
  守护市场公平,必须亮雷霆手段。法治化营商环境,不容污染和破坏。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无论是“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还是“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都以雷霆手段清除“毒瘤”、捍卫法律,守护企业和企业家稳稳的公平感和安全感。
  守护市场公平,必须强暖心服务。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政府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用服务的暖心增强企业的信心”,体现了政府服务企业的担当与作为。同时强调“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强化法律、金融、物流等海外综合服务”,这就需要政法系统各单位强化服务意识,以高水平法治服务为企业发展减负、为市场公平护航。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营商环境大改善三年行动在贵州大地激战正酣,坚决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充分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我们就有信心有底气打赢这场攻坚战,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