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基层
第06版:教育周刊
第07版:教育周刊
第08版:交安
标题导航
立德树人有道 春风化雨无声
“田间课堂”绘春天
用司法温度浇灌每株“青苗”
当朱砂文化遇上萌娃 传承的火花一点即燃
金沙县茶园镇中心学校举办“淘书乐”活动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雷山县检察院“盼盼”未检工作室探索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新示范——
用司法温度浇灌每株“青苗”
■通讯员 刘燕青 记者 张永霞
在苗岭深处,有一支特殊的“护苗队”——雷山县人民检察院“盼盼”未检工作室的检察官们。他们以法治为犁铧,耕耘着希望的田野,用司法温度浇灌着每株“青苗”,让法律的阳光穿透山间云雾,照亮了16余名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破局:从“单兵作战”到“全域守护”
2021年,雷山县人民检察院结合雷山县留守未成年人占比较大的实际,成立了“盼盼”未检工作室,开启了“司法保护+N”的立体守护模式。
“三查三访”机制是他们的“探照灯”——查家庭环境、校园表现、社区关系,访监护人、教师、同伴,织就了一张动态防护网。自这套机制运行以来,成功干预监护失职案件25起,帮助2名“迷途羔羊”重返校园。更令人欣慰的是,通过引入“司法社工+心理咨询师”专业团队,涉罪未成年人帮教转化率大幅提升。
16岁的小吴曾因一时冲动触犯法律。在附条件不起诉期间,检察官为其量身定制了“3+1”帮教方案:每周三次法治学习,每月一次家庭治疗。他的父亲握着检察官的手说:“是你们让我的孩子重获新生。”小吴摆正态度重回校园后,如今顺利毕业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一技之长,认真规划自己的未来,开启人生新的旅程。
“帮助涉罪未成年人重塑正确的价值观才是办案的关键。”检察官文平强调道。
体验:法治教育如春风化雨
“现在开庭!”随着法槌落下,一场特殊的“庭审”在雷山二中学生心中展开。文某某等8人聚众斗殴案的庭审现场,200余名师生屏息凝神。
“哥们义气不是江湖道义,拳头解决不了问题!”检察官结合案情进行的法治课上,旁听席上的小杨在日记里写道:“原来逞英雄的代价,可能是一生的污点。”
这样的“沉浸式”普法已成常态。“盼盼”未检工作室创新打造的“法治三件套”——模拟法庭、双语普法、强制报告云平台,让法治教育真正“活起来”。特别是针对少数民族聚居特点设计普法宣传手册,通过芦笙节、苗年等传统节日普法宣传,已覆盖全县83%的村寨。
而“强制报告云平台”,这个微信小程序在收到有效线索后,已成功查办2起未成年人受到侵害事件,均被判处有期徒刑。正如一名中学校长所言:“现在孩子们都知道,检察官就在手机里守护着他们。”
治愈:让伤口开出花朵
日前,在办理一起利用网络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案件中,检察官发现被害人出现了抑郁倾向。于是,“盼盼”未检工作室立即启动“护苗计划”:心理专家每周三次疏导,教育局特批转学名额,妇联提供生活安置。半年后,被害人在给检察官的信中写道:“谢谢你们让我相信,黑暗过后总有光。”这简单的话语,饱含着对“盼盼”未检工作室的感激,也见证了救助工作的成效。
在“盼盼”未检工作室的墙上,贴满了孩子们亲手绘制的明信片,有的画着象征公平正义的天平与法槌,有的写着“长大后我也想当检察官”。这些充满童真的笔迹,生动展现出司法保护从单纯的“惩恶”向全方位“护苗”的深刻转变。
“每个孩子都应该被温柔以待。司法的意义,不仅在于纠正错误,更在于为孩子们播种希望。”这是“盼盼”未检工作室始终秉持的初心。
如今,“盼盼”未检工作室正将守护半径向纵深延伸,计划联动企业设立“就业观护站”,为罪错青少年提供技能培训与就业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在苗岭深处,“盼盼”未检工作室的这束法治微光,正越燃越旺,照亮着更多“青苗”的成长之路,引领他们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