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牟岚
现年38岁的欧天婵,是贵州省第一女子监狱的副监区长。自入警以来,她始终忠诚于监狱事业和教育改造工作,一次次出色的完成了组织与领导交付的各项工作任务,赢得了组织与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多次荣获“省级个别教育能手”“优秀侦查员”“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等荣誉称号。2016年荣获贵州省监狱管理局记个人三等功。
在工作中发扬创新之力 欧天婵所在的监区为顽固型罪犯关押监区,犯群结构复杂、关押环境受限、教育改造任务重。为做好做实教育改造工作,欧天婵20余次参与监狱顽固型罪犯的教育改造、挂牌攻坚。
自2014年以来,她主攻转化顽固型罪犯30余人,参与转化100余人,圆满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为适应教育改造工作的新形势,用心用情做好工作,欧天婵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多维开展教育改造工作。
她创新推出管、渗、疏、破、塑“五步工作法”,该方法在监区教育转化顽固型罪犯工作中得到广泛推广和运用;将监区文化品牌“希望农场”与罪犯教育改造工作有机融合,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罪犯的兴趣爱好,丰富他们的改造生活。同时,充分利用好监区正心谈话室、正心阳光房、正心实验室等教辅室,采用多种手段丰富教育改造形式。
此外,她十分注重对教育改造工作经验的总结与提炼,2021年,她撰写并专题交流的个案《知己知彼找出症结,精准施策百战不殆》,多次获得上级领导的积极评价。2023年,她完成了监狱教育改造顽固型罪犯指导手册的撰写,并在七省市工作交流会上作了精彩发言,得到组织的一致认可。其教育改造典型案例《用爱融化坚冰用心重塑灵魂》,也被收录进贵阳市政法委编撰的书籍中。
在实践中演绎斗争之力
近年来,监管安全形势复杂多变,多数顽固型罪犯还呈现出抗拒管理、认知扭曲、思想顽固、行为极端等特点,成为影响监管稳定的不利因素。为确保监管安全与稳定,欧天婵积极思考对策,带头开展教育改造工作。
顽固型罪犯王某,服刑一年多仍思想顽固,不仅不认罪,还多次在监区用绝食、冲撞监舍、装晕、顶撞民警等方式抗拒改造,是监狱挂牌攻坚的重点对象。面对这样的“刺头”,欧天婵迎难而上,带头对其开展攻坚教育。在持续110天的时间里,她每日坚持与王某进行不低于4小时的教育谈话,运用“五步工作法”,最大限度发挥教育改造攻心治本的作用,有效消除王某思想安全隐患,最终使王某认罪,积极投入改造。
王某思想转变后,多次向欧天婵表达忏悔之意,并感恩政府和监狱的挽救,让自己获得重生。他保证出狱后一定做守法公民,还愿意用自己的转化经历帮助他人,努力回报社会。
在成效中彰显担当之力
2024年,为深入落实专项行动精神、深挖线索,欧天婵带领监区民警10余次召开交流推进会,研判堵点、难点,梳理有价信息。通过组织民警无数次开展个别教育谈话、举办20余场罪犯现身说法、300余次亲情帮教等途径,开展攻心教育,积极进行摸排工作,成功摸排线索1000余条。
欧天婵及监区民警将有外省流窜作案经历的罪犯作为重点摸排对象,摸排出判决书外的线索。这一有价线索帮助某省某县成功破获一起影响较大、涉及面较广的违法犯罪案件,对保障当地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躬逢盛世之时,勇担重任在肩。”欧天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用心用情做好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誓言。她深知,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
欧天婵将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党的监狱事业中,用行动传递初心的力量、信仰的力量、担当的力量。她深知:在这平凡而又伟大的事业里,每挽救一个罪犯,就是减少一份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添砖加瓦;每挽救一个家庭,就是有效化解潜在的社会矛盾,防止极端思想的滋生和传播,从源头上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