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公开宣告送达检察建议书。
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
矛盾纠纷调处。 ■记者 郑滔
积极发挥网格员作用推动基层治理,整合多方资源力量化解矛盾纠纷、开展重点人员服务管理,统筹推进防风险、促发展各项工作……近年来,盘州市政法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指示和“枫桥经验”纪念大会精神,坚持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涌现出一批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的基层先进典型。
盘州市综治中心始终坚持对标《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关于“省、市、县、乡镇(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是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工作平台”的职能定位,聚焦“全要素”保障、“全方位”整合、“全闭环”管理、“全链条”推进,着力将综治中心打造成社会治理“指挥中心”、风险隐患“信息中心”、重点人员“服务中心”、信访维稳“调度中心”“四个中心”,不断提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水平。
聚焦“全要素”保障 打造社会治理“指挥中心”
“居民的点赞,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认可,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就要把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事,把别人当成自己的家人。”盘州市坪地乡小树林社区五网格网格员朱兴练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9年的时间里,她用1支钢笔、无数个笔记本在网格日志上写满社情民意,用踏实的脚步、忙碌的身影真情服务广大群众,用热忱的初心无私奉献,做群众最需要的守护人。为提高群众反诈意识,她逐一入户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积极组织村民参加各类法治宣传活动,有效提升网格群众的法治意识;她积极了解村情民情,主动收集村民情况,通过每日的巡查走访,她变成了村里的采集员、信息员、宣传员、监督员、调解员;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她把生活照料、亲情沟通、邻里调解等“规定动作”变成日常化的亲情服务;她还牢固树立森林防火意识,定期在田间地头进行巡查……她用自己的一“网”深情,在热爱的网格里,网住民生,网住希望。她对工作的热忱和付出,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
这是盘州市发挥网格员作用的真实写照。
盘州市聚焦阵地、队伍、体系等要素,着力将综治中心打造成社会治理“指挥中心”。按照“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建设模式,建成乡镇(街道)级综治中心27个,村(居)级综治中心530个,实现综治中心全覆盖。围绕“省综治信息平台”运用等重点工作,坚持“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以乡、村两级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网格员为主要对象,常态化开展综治中心业务知识专题培训,切实提升基层干部社会治理能力水平。按照《贵州省“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指引》要求,推动全市27个乡镇(街道)“一办一中心”机构编制设置实现全覆盖,共计设置县、乡两级综治中心编制119个(其中县级综治中心15个、乡镇综治中心104个),指挥调度“脑中枢”进一步建强。全市划分网格4074个,采取购买服务、专职招聘等方式配置专职网格员4074名;在全市网格成立党小组2877个,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持续增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更加有力,网格管理“骨架网”进一步健全。全市组建“十联户”单元27849个,实现联户长配置全覆盖,建立“联心联户微信群”27849个;严格落实“发挥机关干部职工作用做实‘十联户’工作机制”,推动机关干部在居住地担任联户长,联防联治“神经元”进一步激活。
聚焦“全方位”整合 打造风险隐患“信息中心”
居住在盘州市鸡场坪镇移山村的蒋某甲,与蒋某乙是邻居也是亲戚。2014年蒋某甲外出务工,蒋某乙修建房屋时将通往蒋某甲家的老路改造成自己的院坝,虽然蒋某乙在院坝之外预留一条小路,但已造成蒋某甲出行不便,双方多次协商均未能有效解决,多年来因道路问题引发的矛盾不断,从此亲戚变恶邻。
2023年,蒋某甲修建房屋,双方因排水、修建厕所、道路通行等问题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两家本就积怨已久,现在更是恶语相向,互相指责对方过错,甚至大打出手,村委会多次调解无果。移山村村委会及时将相关情况反映到盘州市人民法院淤泥人民法庭,邀请“红石榴”诉前调解团参与矛盾纠纷化解。
在调解过程中,“红石榴”诉前调解团里的双语调解员用彝语与蒋某乙拉起了家常,从两家亲戚关系出发拉近双方距离,并以邻里和睦为着力点向其讲情理、释法律。此外,调解团还请来当地较有威望的几位乡贤参与调解,帮助蒋某乙打开心扉。最终,蒋某乙同意蒋某甲从自家院坝中经过,并将其位于蒋某甲家门口的土地在老路的基础上让出三尺给蒋某甲修路。调解团用卷尺为两家丈量路宽并划定界线后,积怨多年的两家终于重归于好。
盘州市人民法院“红石榴”调解团双语化解此纠纷,是盘州将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化解在初始阶段和萌芽状态的一个缩影。
盘州市坚持预防为主,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强化信息收集研判,把工作做在前头,将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化解在初始阶段和萌芽状态。全力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盘州落地落实,不断健全完善覆盖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整合各方力量、各类平台、各种资源开展各类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形成了上下到底、纵横到边的三级调解网络。2024年六盘水市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共22个,盘州市有5个创新工作法获得表彰。同时,利用各级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处室作为主战场,采取派单、预约等方式,积极发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网格员、社区工作者、“五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知识分子、老政法干警)等参与调处,全面开展各类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并积极鼓励人民调解员、特邀调解员、律师创新调解工作方式,积极运用在线调解、视频调解、电话调解等方式开展工作,提高效率、方便群众,化解“戾气”,促进和谐。
聚焦“全闭环”管理 打造重点人员“服务中心”
2023年11月,盘州市公安局在工作中发现盘州籍人员冯某宇与其男朋友张某因琐事发生纠纷,冯某宇被张某殴打受伤,导致两人关系进一步恶化。盘州市公安局介入后得知,张某曾多次入狱,通过研判后认为张某属犯罪前科重点人员,该起婚恋感情纠纷警情存在民转刑、刑转命的重大风险隐患。为此,盘州市公安局迅速将此案件信息报送至盘州市委政法委,市委政法委接到信息后立即组织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卫健局、市妇联、市综治中心及相关乡镇等部门开展分析研判,制定防范化解措施。通过对当事人疏导劝解,冯某宇与张某言归于好,成功化解了一起潜在的民转刑、刑转命案件。
盘州市为了确保重点人员底数清、情况明、管控实,统筹乡镇、村居、网格等各方资源力量,全环节开展重点人员服务管理。按照“六清三到位”(基本信息、动态轨迹、社会关系、当前状态、生产状况、生活保障情况清;排查发现到位、包保管理到位、分析预警到位)的要求,在全域范围内开展横到边、纵到底的拉网式动态排查,对排查出来的相关重点人员全部纳入台账动态管理,做实重点人员服务中心底数台账,夯实重点人员服务管理基础。强化重点人员常态化走访,以“六看”(看重点人员思想状况是否稳定;看重点人员近期动态轨迹是否离开居住地;看重点人员目前从业状况或经济收入主要来源;看家属对重点人员进行管控的配合情况;看邻居了解重点人员前四看的情况是否属实;看包保人员责任压实情况)为标准,发现预警性、行动性信息及时开展教育疏导稳控并第一时间上报,通过微信视频、上门走访等方式,全面掌握重点人员思想状况、行动轨迹、生产生活、社会关系等情况,真正把源头管控作为治本之策,全力防止重点人员失控漏管。对治安重点人员、易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涉邪人员、婚恋家庭纠纷人员和重点信访人员以最严格的措施进行重点关注管控,并逐一落实包保稳控措施,按照“五个到位”(对群众诉求有理或部分有理的,要依法按政策解决到位;对目前条件还不成熟、一时解决不了的,要耐心解释到位;对诉求不合理、不能解决的,要做到思想教育到位,理顺情绪,防止矛盾激化;对于生活困难的,要帮扶救助到位;对合理诉求已经解决仍不能息访息诉的,或无理取闹、违法闹访的,要在强化疏导和稳控的基础上,严肃依法依规处理到位)原则,全力做好人员管控。
聚焦“全链条”推进 打造信访维稳“调度中心”
盘州市一企业因项目需要在保基乡征地28.75亩,涉及农户22户,由于征地补偿款未及时支付,部分群众准备集体上访。盘州市委书记杨引明了解该情况后,积极主动接访了信访群众代表。在听取群众诉求后,杨引明立即召集相关部门核实并作出具体安排,该土地征收补偿款得以全部支付。此矛盾纠纷的及时化解,得益于盘州市领导的重视,得益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统筹推进。
盘州市本着“控面、化事、稳人”的思路,统筹推进防风险、促发展的各项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压实各方责任,细化行业部门、乡镇、村居、网格四级包保职责,紧盯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围绕各类热点、难点问题,建立维稳负面清单和信访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全覆盖。坚持预测预警预防为先,强化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处置,对难点问题逐一梳理、认真研判,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构筑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综合治理体制,构建稳情、访情、社情、警情、案情、舆情一体预警监测机制,锻造矛盾风险预测、防范、处置、引导全周期链条,实现目标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考核,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
在重大时间节点期间,依托综治视频会议系统对各部门单位和各乡镇村居进行一天一调度,对重点问题、重点人员直接调度到村居、网格,确保各项包保措施责任到村、落实到人、推进高效。以各级综治中心为枢纽,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按照“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原则,建立健全有机衔接、协调联动、高效便捷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立了工会、妇联、团委等群团组织全面参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律师等人员直接加入的各种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全面整合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行业协会调解等各种调解资源进行联动,形成以党委领导,政法委牵头,综治中心综合协调,各职能部门、各乡镇街道、各村居社区全面参与的多元解纷联动机制,确保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总体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