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六盘水公安:让平安触手可及
  ■记者 杨情丽 通讯员 张建军
  “张警官来了,家里坐一坐。”近日,正在打扫院子的王大娘看见熟悉的社区民警,立即停下手中的家务活,像家人般亲切地邀请民警进家休息。
  警民一家亲,浓浓鱼水情,这是当地民警用脚步丈量民情获得的认可。
  2024年1月以来,六盘水公安推行社区民警“警务背包”工作新模式,将社区民警变成移动的警务室,将证件办理、送证上门、入户走访、法律宣传、安全防范、信息采集、矛盾纠纷化解等警务工作“装”进背包,真正让社区民警下沉在社区、工作在社区、服务在社区,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流,采信息、问需求、听意见、解难题、除隐患,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特别是去年11月以来,六盘水公安实行“社会面巡防勤务改革”,将之前由派出所为主的接处警模式调整为以特(巡)警力量为主的接处警模式,将全市中心城区划分为19个网格,所有网格区域内由特(巡)警全天候驻守,在人流集中、治安状况复杂的区域配套网格建立起街面警务站,囤警街面、动中备勤,让平安防线离群众“更近一步”。
  “张阿姨,这是新印制的防诈手册,您看看!”“李叔,上次调解的赔偿金到位了吗?”在六盘水市钟山区凤凰街道朝阳社区警务室,民警杨娟正与居民热络交谈。改革后,像她一样的十余名社区民警全部沉入网格,办公桌搬进居委会,身份从“片警”升级为“社区(村委)副书记”,真正实现“脚上有土、心中有谱”。
  人民公安为人民,只有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才能做好所有事。
  2024年11月1日凌晨,网格六组在川心小区夜市周边巡逻时发现,一名醉酒男子手持一把长约30公分的杀猪刀在道路上游走,行为异常。民警迅速上前将该男子控制,成功夺下其手中利刃,及时排除了可能危害群众安全的风险隐患。“现在深夜也能看见警察在巡逻,让我们这些做夜市生意的人真的很有安全感。”六盘水“网红夜市”川心小区经营夜市摊点的杨老板感叹道。
  今年1月14日,六盘水市公安局钟山分局木果派出所接到群众求助,称其妻子羊水破裂,即将临盆,请求民警帮助。就在民警送医途中,产妇生产。民警配合家属帮助安慰产妇,缓解其情绪,最终成功在路途上迎来新生命,且母女平安。随即,民警将产妇与新生儿安全送到医院。孩子满月后,该群众带着孩子将一面写着“情系民众 大爱无疆”的锦旗送到派出所,表达感激之情。
  万家灯火的背后,在六盘水大街小巷,一抹抹流动的“藏蓝青”穿梭在人群中,通过锚定“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工作要求,树牢“一失万无”的底线思维、强化“守土有责”的政治担当,加强对城区重点场所、农村重点区域以及重点景区景点的巡逻防控力度,深化治安乱象整治,让安全在人民群众身边,让平安触手可及。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