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民警辅警在高铁站开展巡逻。 ■记者 杨情丽
平安,是民族复兴的巍巍基石;平安,是亿万民生的福祉所系。在多彩贵州大地上,全省政法部门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平安贵州”与社会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深深融入城市发展的血脉。而今,社会总体稳定有序,社会治安明显向好,刑事发案、交通亡人事故、安全生产事故、火灾事故等关键指标持续下降,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稳步提升。
成绩背后,是全省政法平安战线回应新时代人民需求的不懈努力,是对建设更高水平平安贵州的不懈追求,更是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贵州的生动实践。
人民至上,民生保障更有温度。
舟楫相配,得水而行。人民群众的需求就是平安建设努力的方向。多年来,我省政法部门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部署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以实际成效传递民生温度。
2025年除夕夜,黔西南州册亨县冗渡镇大寨村的韦大爷家中洋溢着前所未有的热闹氛围。在册亨公安与福建漳州公安的协力合作下,韦大爷一家终于能与失散24年的儿子围坐在一起,吃上了年夜饭。
余庆县探索创新首接责任、双交双办、双向承诺、三三分流、民评信访、以访说法“六大机制”,连续16年人民群众安全感位居全省前列,获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等殊荣。
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法院成立“老法官之家”,聘请退休法官或法律工作者作为特邀调解员,组建了一支业务强、专业精、水平高的调解员队伍,多渠道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从雷霆出击守护平安,打击电诈护航发展、攻坚信访积案,到整治公共安全、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我省政法干警从一个个切口抓起,突破一个个影响平安的多发性、局部性、深层次问题,以实际行动为百姓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数字赋能,平安建设更具智慧。
智慧赋能,智慧牵引。一直以来,我省政法机关坚持把大数据作为平安贵州建设的强大引擎,数字政法创新实践如火如荼,平安贵州建设动力澎湃。
安顺市西秀区人民检察院以大数据建模为契机,将办案需求与数字建模工作深度融合,成功搭建涉水数据处理的“城市给水排水法律监督模型”,为解决破坏城市水资源线索发现难题,找到了一把“数字钥匙”。
贵阳公安以大数据为支撑,创新研发AI数字警员。AI数字警员通过人工智能手段,全量获取110报警、受立案数据,通过机器人电话回访当事人,将不满意的评价推送至相关责任人,实现全智能闭环监督。
六盘水市中级人民法院速裁团队在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庭审中,实行同步录音录像替代书记员法庭记录,让需要90分钟左右才能完成的庭询缩短为40分钟,数字法院创建成为了法官办案和群众诉讼的好帮手。
各地的创新实践,逐步构建起了一个集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公安、智慧司法和智慧法律服务于一体的数字政法体系。
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更有深度。
基层治,天下安。社会治理,重心在基层,难点在基层,活力在基层。长期以来,我省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有效推动社会治理的深度创新和社会治理工作重心下移,形成了诸多与时俱进、可复制可推广的社会治理创新样板。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印江自治县公安局、六盘水市钟山区黄土坡街道三项经验做法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全面发力基层矛盾化解。
岑巩县“13336”物业管理服务模式、习水县矛盾纠纷调解“一条街”等创新做法,成为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生动表现。
平安建设关乎人民的安居乐业,关乎社会的安定有序,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
今天的贵州,居住者安心、往来者顺心、投资者放心,一个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平安建设鲜活样板,把一市一地的平安汇聚成国家长治久安,不断推动平安贵州建设再上新台阶,一幅幅“乡风淳、社会安、百姓富”的幸福画卷正在黔贵大地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