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国内
第05版:国际
第06版:人大周刊
第07版:人大周刊
第08版:理论
标题导航
贵州省文化遗产保护立法信息服务实践分析
解锁数据知识产权价值评估
剑指网络黑手:透视最高法发布涉网敲诈案例的司法深意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贵州省文化遗产保护立法信息服务实践分析
■田晓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规定,立法信息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职责。随着时代的发展,立法信息服务越来越彰显公共图书馆的知识价值。贵州省图书馆自开展该项工作以来,取得长足进展。特别是去年的贵州省文化遗产保护立法信息服务,充分体现了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为贵州省图书馆智库服务建设探索了宝贵经验。
一、服务背景
去年,贵州省图书馆收到用户单位《关于查询〈贵州省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立法参阅资料的函》,希望协助查询、收集并提供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参阅资料,全面了解我省文化遗产保护立法情况。经图书馆研究,由信息服务部办理。经过两个多月紧锣密鼓工作,信息服务部向用户单位提供了高质量的参阅资料,并大胆提出了相关立法思路和立法建议,得到用户单位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赞誉。
二、内容及成效
回顾该项服务的整个过程,曾经有困惑有困难,但通过努力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创新内容。信息服务部接到任务后,立即成立工作专班,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对外树立贵州省图书馆良好形象。
1.在学习中理清工作思路。接到工作之初,专班按惯例简单地从“文化遗产”四个字的字面意思出发,先收集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的资料,后来又收集了一些关于文物的资料。但专班同志都明显感觉到,文化遗产的外延应该不限于此。后来根据用户单位需求,在收集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重要论述的过程中,逐渐理清了工作思路。比如,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比如,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我们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后,大家开始分工协作,加快各类文化遗产保护相关资料收集的进程。通过学习,工作人员感到文化遗产的外延十分丰富,工作思路不能局限于字面意思,相关资料应该做到“应收就收”,满足用户单位来函中“全面了解”的要求。
2.分门别类整理汇编资料。根据上述思路,专班收集到大量资料,初步预计有130余万字,这是始料未及的,也是贵州省图书馆自立法信息服务工作开启以来,遇到收集资料最多的一次。面对如此庞大的资料,如果汇编成一本册子不方便立法使用。于是在征得用户单位同意后,结合贵州文化遗产实际分门别类对资料进行了整理,分别成册。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及相关文章单独成册,文物、非物质、农业、工业、红色文化、少数民族、古城古镇古村落等各方面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参阅资料也单独汇编成册,共计10册。每一册立法参阅资料的内容,都包括国家法律法规、本省地方性法规、外省区市法规、有关政策文件及联合国有关组织的相关公约等内容。由于我省已经制定的相关法规内容较多,又单独汇编了1册,方便用户单位起草法规时随时查阅。
3.大胆提出立法思路和建议。贵州各方面的文化遗产异常丰富,截至目前,有世界文化遗产地1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1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9项159处,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个,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座、名镇8个、名村16个,中国传统村落757个。此外,还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5项,国家工业遗产6处,阳明文化遗址遗迹40多处。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学习,我们对贵州文化遗产保护立法产生了一些思考:结合我省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的要求和“四大文化工程”建设情况,可以采取“先分后总”的思路开展,即先制定完善文化遗产保护地方专项法规,特别是加快制定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业文化遗产保护、阳明文化遗址遗迹保护等地方性法规,在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专项法规的同时,积极探索整合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价值理念,制定统一的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性法规,逐渐形成我省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体系。在与用户单位沟通后,我们提出的《关于贵州省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建议》作为附件在提供资料汇编时一并报送。
(二)取得的积极成效。这次立法信息服务收到良好效果,用户单位专门发来《感谢信》,给予充分肯定。
1.收集的参阅资料得到高度评价。收集的资料提供给用户单位后,他们给予了高度赞誉,认为参阅资料系统完整,全面展示了全国全省文化遗产保护立法情况,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和参阅意义。用户单位在《感谢信》中说,这些参阅资料为他们丰富了调研内容,拓宽了工作思路,为下一步起草相关法规提供了重要参考,奠定了良好基础,在专题座谈会上得到与会同志高度评价。
2.相关立法思路和建议得到采纳。用户单位反馈,他们已经吸收了我们建议中“先分后总”的立法思路,并采纳了相关具体立法建议,将之写进调研报告,并进行了丰富和完善,用户单位的调研报告也得到充分肯定和认可。根据贵州人大网公布的《贵州省人大常委会2025年度立法计划》,我们的立法建议得到采纳,《贵州省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贵州省阳明文化遗址遗迹保护条例》列入立法调研计划。
3.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得到有效宣传。在该项立法信息服务工作中,实现了“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对外树立贵州省图书馆良好形象”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宣传了图书馆的工作。正如用户单位在《感谢信》中所说,该项立法信息服务充分彰显了贵州省图书馆的决策信息服务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由于良好的宣传效果,又接连收到了多个单位关于地方志条例、档案条例等法规的立法信息服务申请。
三、经验分析
在该项立法信息服务中,我们突破“字面搜索”的惯例思维,在强化与用户单位的沟通中,开启积极主动的思维模式,取得了十分珍贵的经验。
(一)加强对服务内容的学习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基本前提。在该项立法信息服务过程中,我们没有像以往一样,机械地根据字面意义来搜索资料,根据标题来判断资料的可用性。而是加强了对服务内容的学习,从而提升了工作效率。比如,加强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重要论述的学习,从而明确了工作思路,为加速推进资料收集、整理、汇编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树立智库服务意识是提高工作品质的关键所在。该项立法信息服务中,我们始终树立智库服务理念,摒弃完成任务心态,较为全面立体地收集了从国家层面到县一级产生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包括联合国相关组织的公约条款,以求为用户提供丰富而有深度的参阅资料。另一方面,由于智库服务意识的引导,加强了对全省文化遗产及保护立法情况的学习了解,大胆提出了立法建议。
(三)积极主动的沟通协调是顺利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专班成立之后,我们主动与用户单位进行了联系,及时了解用户需求。在遇到困惑,对如何开展下一步工作存在不确定性时,与用户单位的沟通及时为工作理清了思路,加快了工作进程。此外,对如何分类汇编、如何摆布资料顺序等细节,都主动争取用户单位的指导,从而使收集的资料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四、工作启示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进一步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为立法工作提供有效参考,切实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智库服务作用,是当前一个重要课题。该项服务案例提供了几个方面的参考。
(一)提前谋划服务项目。关注人大及政府的五年立法规划及年度计划,特别是紧盯立法调研计划,提前安排部署谋划项目,并提前收集相关资料,做好服务准备,打好主动仗。只有这样,才能高效应对各种信息服务需求。
(二)建立相关资料库。立法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应该结合贵州实际和立法信息服务特点,收集建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生态方面的省情数据库和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资料库,随时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从容应对。
(三)探索智库服务建设。首先就是要树立智库服务意识,只有把这个意识融会贯通到立法信息服务工作的各个细节,才能提供高品质的信息服务。其次,要建立相关的专业数据库和现代化服务平台,从而提高服务效率。再次,还要加强专业团队的建设,建立不同知识背景的专业工作队伍。
(作者系贵州省图书馆信息服务部副研究馆员)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