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国内
第05版:国际
第06版:人大周刊
第07版:人大周刊
第08版:理论
标题导航
展现代表风采 书写奋进人生
为民履职守初心 以法护航促发展
把群众“忧心事”办成“暖心事”
党建引领提质效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群众“忧心事”办成“暖心事”
——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扎实开展“水改”“电改”项目建设情况监督获成效
■通讯员 丁伦达 记者 任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报告强调:“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黔东南州地处贵州东南部,80%以上人口为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农村居民房屋多为木质且聚集而建,一旦发生火情处理不够及时,便会造成“火烧连营”的惨剧。守护民生安全底线,破解火灾之困,成为全州上下迫在眉睫的重任。
2024年1月24日,省两会召开期间,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安排了“对全省500个50户以上农村木质房屋连片村寨实施‘水改’‘电改’的民生实事任务目标”。2024年1月31日,黔东南州两会召开期间,全州上下积极安排部署,迅速推进工作落实,将“230个村寨‘水改’,3.5万户‘电改’”纳入十件民生实事。
如何通过正确监督有效监督回应人民关切、办好民生实事,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扎实开展“水改”“电改”项目建设情况监督。
“全州50户以上木质连片村寨数量多、分布广,全面调研难度太大”“‘水改’‘电改’技术规范多、专业性强,调研组短时间无法掌握”“各村寨在外务工人口多,走访工作开展困难”。在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关于落实州委书记“发挥人大代表监督力量,为高质量完成‘水改’‘电改’提供坚强保障”指示精神会议上,各位委员、代表针对全州50户以上连片村寨现状提出关键问题,由黔东南州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作为牵头委室,深入探索解决难题的有效方案。
于是,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呼之欲出——
畅通“民意路”,搭建“连心桥”。与人大代表座谈,与“水改”“电改”受益农户座谈,与基层实施部门座谈,为群众同有关部门建立沟通渠道,大家共出良策共解难题,成为座谈的议程和成效;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发挥好‘群众路线’,发动全州217个代表联络站、530个代表联络室、超万名州县乡三级代表群体力量”,切实解决了村寨农户数量多、地势偏远和人员在外务工等沟通困难问题,为“水改”“电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监督加督导,合力成倍增。来自黔东南州政府有关部门的“水改”“电改”督导组骨干主动接受人大关于调研的安排部署,与人大调研组一起,形成“监督+督导”的工作合力;
“‘水改’‘电改’工作自开展以来,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主任汤越强多次安排部署相关工作,要求打好人大监督‘组合拳’。财经委牵头深入贯彻落实,依法履行人大监督职责,通过‘一年三问’、预算审查、工作专报等监督方式,加强人大和政府有关部门联动,推动‘水改’‘电改’工作高质量完成。”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同志说。
截至2024年底,黔东南州2024年“水改”“电改”任务已圆满完成,全年农村火灾发生率同比下降17.58%,其中实施“电改”村寨未因线路故障引发火灾,全州全年未发生“火烧连营”农村火灾,百姓的“忧心事”成了“暖心事”,为保障和改善民生贡献了人大智慧和力量。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