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赤水市:“乡帮会”助推乡村治理
干净整洁的砖厂廉租房小区。

  ■记者 姚强
  “文华街道丹霞社区砖厂廉租房小区变得有序且美丽”“宝源乡联奉村百岁老人微心愿实现了”“白云乡平滩村平滩小学的留守孩子绽放笑颜”……在赤水市,提起“乡帮会”成员,无论乡间还是城市,居民们都会竖起大指拇赞叹:“他们处处为民做好服务或解决难题,真是群众的贴心人。”
  近年来,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赤水市传承本地邻里红白喜事、农作物收割相互帮忙的习俗,赤水市委社会工作部创新“文明实践·乡帮会”群众自治机制,激发群众参与活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强、安全感更多。
  办好群众身边“微实事”
  “以前,小区道路坑洼不平,树木和杂草长得又高又密,小区光线也被树木遮挡,环境阴暗,通风不畅,还有蛇患、鼠患及流浪狗,多亏了‘乡帮会’成员们,小区环境明显改善,还新建了公共设施,群众的利益诉求也得到了解决,现在真是太舒服了。”赤水市文华街道丹霞社区廉租房小区陈阿姨指着小区激动地说。
  为切实解决文华街道丹霞社区砖厂廉租房小区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给居民群众创造安全、舒心、干净的生活环境,丹霞社区在党组织的领导下,通过支部推选、群众推选、个人自荐等方式,成立了由热心公益的退休干部、居民群众等50余名骨干组成的赤水市首支“乡帮会”群众自治组织。“乡帮会”广泛号召党员、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大家遇事一起商量,形成“你帮我、我帮他、大家帮大家”的良好氛围。
  “乡帮会”围绕小区公共服务、环境卫生、社会救助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尊重群众意愿,广泛开展议事协商决策活动,吸纳群众意见建议,通过社会募集、资源共享、项目整合等方式,精准设计和实施公共设施配置、群众生活服务项目,合力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据介绍,丹霞社区“乡帮会”已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10余场次,发动群众600余人次,解决群众利益诉求“微实事”26件,增设停车位57个,硬化和改善路面2345平方米,绿化环境300平方米,为8个贫困家庭人均增收2000余元。
   圆梦百岁老人“微心愿”
  “乡帮会”还特别关注群众生活中的困难。
  宝源乡联奉村百岁老人黄叔华家房屋设施简陋,给老人生活带来不便。加之老人百岁生日恰逢疫情,没有举办庆祝活动,成为老人心中的遗憾。
  百善孝为先,“乡帮会”充分发挥基层“神经末梢”功能,秉承尊老、敬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给老人补办百岁生日会,还发动周边群众和社会志愿者,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主动链接社会资源,量身定制房屋改造方案。大家凝心聚力推进房屋改造、设施添置、庭院美化、卫生清扫等项目,实现“院里有花、墙上有画、门上有联、檐下有凳、房前有景、屋内有具”的美丽庭院,成为“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中的一道靓丽风景,圆梦百岁老人“微心愿”。
  “以前,房屋楼梯狭窄,行动不方便,真感谢‘乡帮会’及邻里群众来给我修整房屋,现在房屋修整好了,环境也变美了。”黄叔华热泪盈眶地说。
  宝源乡“乡帮会”自组建以来开展活动15次,实现群众“微心愿”62个,为70岁以上老人提供义诊义剪服务100余人次,为农村妇女开展美容美甲服务50余人次,发放活动物品3000余件,服务群众达5000余人次。
   撬动乡村发展“微治理”
  “渔湾村的房子年久失修,很早之前就想重新改造,但因街上人较多,又与邻居之间界线有纠纷,很难调解。多亏了‘乡帮会’帮我们化解纠纷,还进行规划改造。现在房子终于可以改造了,太感谢了。”赤水市官渡镇渔湾村村民袁青贵说。
  渔湾村房屋占地面积1370平方米,建筑面积4110平方米,涉及农户13户。该村房屋历经岁月侵蚀,墙体已出现裂缝,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乡帮会”成员在日常走访中,发现邻里有矛盾纠纷,了解到相关情况后,积极组织群众开展纠纷调解,并与相关部门沟通对接,协调各方资源,按照村民自愿实施的原则对房屋进行整体规划改造。
  渔湾村自“乡帮会”成立以来,解决了120余名村民在住房修缮、就业帮扶、教育支持等方面的诉求及问题,为老人提供上门医疗护理和免费理发服务150余人次,组织各类文化活动10余场次,不断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如今的渔湾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蒸蒸日上,正稳步朝着乡村振兴目标大步迈进。
  关爱孩子生活“微快乐”
  “爸爸妈妈在外打工,年初外出年末才回来,他们不在家的日子,老师就像我的爸爸妈妈,替我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同学也像兄弟姐妹一样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现在乡里组织了‘乡帮会’活动,有了更多像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的亲人来关心着我,解决我的生活困难,让我感觉无比温暖!”白云乡平滩村平滩小学的谢佳同学乐呵呵道。
  为进一步提升平滩村留守未成年人获得感、幸福感,丰富留守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白云乡依托“乡帮会”活动,整合社会工作者、妇联、团委等资源,多形式、多渠道招募“爱心妈妈”30余人,形成一支以乡干部、村干部、党员、教师、医生和志愿者等爱心人士为主体的“爱心妈妈”队伍,针对平滩村平滩街道40余名留守未成年人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为留守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乡帮会”的30余名志愿者通过和留守未成年人频繁互动、深入交流,耐心倾听他们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周末大家还会相聚一堂,玩游戏、聊趣事,同坐一席宴、同吃一桌饭……从最初的陌生拘谨到相互调侃打趣,孩子们向“妈妈”“姐姐”分享自己的快乐和烦恼,切实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截至目前,白云乡组织开展“乡帮会”活动10余场次,带动平滩村200余名留守未成年人参与,为80余名留守未成年人发放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开展文艺表演、趣味游戏、心愿收集等20余场次,发放游戏小礼品400余件。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