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完毕的道路。
振兴社区协商议事会现场。 ■ 通讯员 高智
社区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最末梢,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近年来,关岭自治县龙潭街道振兴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千条线”串成“一张网”,积极探索社区协商新机制,构建“医社共建”新格局,增加社区服务新供给,持续强化居民的“主人翁”意识,用精细化服务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聚焦“一老一小” 构建“医社共建”新格局
长期以来,关岭自治县振兴社区与龙潭街道卫生院虽只有一墙之隔,但彼此互动少,区位地理优势没有发挥出来。怎样才能让“社区+卫生院”在基层治理上合作共赢、出新出彩,发挥“1+1>2”的社区服务效能?振兴社区用“医社共建”作答,形成最优解。
今年9月,振兴社区开展阵地建设改造,对社区服务窗口升级,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老年人活动室、儿童之家和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场所,不断满足社区“一老一小”需求,促进功能差异互补、内容衔接配套。
“在阵地建设改造过程中,我和社区干部商议,大家同意将这堵墙拆了,让社区和卫生院连通、联动。”龙潭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振兴社区挂村领导朱奎说,在街道党工委的统筹指导下,社区与卫生院签订了“医社共建”协议,构建了党建共建、信息共享、阵地共筑、服务共融的新格局。
振兴社区辖区共2184户7325人,其中老年人有900余名,6岁以下的儿童上千名。“医社共建”后,双方在服务“一老一小”上同频共振,畅通医社信息共享渠道,通过卫生院的智慧化慢性病健康管理中心系统,实现信息一网通,确保社区做好联系服务工作,凝聚社、医、家三方健康管理合力。
“我院的智慧化慢性病健康管理中心系统具备数字赋能、线上监测、实时跟踪、全面服务等属性的‘大数据+医防融合’功能,医生和家属能在‘线上’实时监测和调取患者的测量数据,如果出现缺少数据和血压超标的情况,医生会电话提醒或上门服务。”龙潭街道卫生院院长夏大岭介绍,“医社共建”后,准备在振兴社区搭建一套这样的系统,让社区干部也能通过系统大屏幕,实时查看辖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便于开展社区服务。
推行共商共议 探索社区协商新机制
“现在出门,路好走,不拥堵,心里舒畅。”从路面坑洼、无人管理、车辆乱停,再到如今干净、整洁的街巷环境,标准化的路边停车位,关岭壹号楼、壹号公馆和锦绣黔城三个小区的住户均表示出行不再“难”。
因历史遗留问题,振兴社区辖区关岭壹号楼、壹号公馆和锦绣黔城三个小区楼下的无名路段长期未硬化,由于来往、停放车辆较多,路面坑坑洼洼、环境异常脏乱。尤其到雨季,极易出现道路积水、泥泞的情况,小区住户苦不堪言。
“接到群众反映后,我们多次前往现场了解情况,并成立社区协商议题,积极邀请政协委员、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居民代表与社区干部一同协商处理。”振兴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孝顺说,在多方助力下,不但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问题,还缓解了老城区的停车难题。
经过共商共议形成解决方案后,振兴社区在龙潭街道党工委的帮助下,与市场监管、交警两个部门和三个小区物业一起到现场实地处理,最终达成共识:由县属平台公司出资平整路面、打通断头路,并着手规划路边停车位;交警部门在路段平整完工和断头路打通后,安装违停抓拍摄像头,彻底解决车辆乱停、乱放的情况;三个小区物业公司则协助社区管理好路段的环境卫生。
自振兴社区探索社区协商工作新机制以来,社区干部主动收集社情民意,建立居民需求、服务资源、民生项目“三项清单”,通过协商议事的方式,解决了辖区伏兵路河道雨季水量过大淹没路面,导致群众出行不便的问题。
延伸服务触角 增加社区服务新供给
今年以来,振兴社区对辖区317户商铺业主进行全覆盖走访摸排,按片区推选出责任心强、热心公益事业的商户担任“联铺长”,参与政策法规宣传、调解矛盾纠纷、引导规范经营、促进商铺发展等工作。
今年是关岭大光明眼镜店负责人李小勇从湖南到关岭自治县的第六个年头,他融入振兴社区党支部的大家庭后,从一名流动党员变为了社区党员,如今又成了第一批社区“联铺长”。
“我主要负责联系关索大道龙潭中心小学段的商铺,配合社区进行消防、防范‘电诈’、黑燃气排查等安全引导和相关政策宣传以及联合更多商家开展公益活动。”李小勇说,自成为“联铺长”以来,他不仅积极协助社区开展各类宣传活动,还免费为辖区60岁以上老人配置老花镜,与街道卫生院联合开展健康义诊活动。
推选商圈“联铺长”仅仅是振兴社区延伸服务“触角”、增加社区服务新供给的一个缩影。今年,振兴社区探索“妇联+社区+企业+群众”工作模式,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设“巾帼家政服务窗口”,引进家政服务企业入驻,长期为辖区内失业或就业困难的“宝妈”提供家政技能培训、就业岗位推荐等服务;建立社区“红色代办队”,以社区老弱病残、监测户等特殊困难群体为服务对象,坚持委托代办、免费代办、公开代办原则,为社区居民提供身份证办理、社保卡申领、生活缴费、就医取药等代办服务。
“最近,我们与县委社工部、县住建局联合,在辖区大岩农贸市场打造了全县首个‘骑手驿站’,计划配备电动摩托车充电桩、座椅、微波炉、雨伞、医药箱等设施、设备。建成后,能为辖区外卖配送员提供暖心服务。”朱奎表示,振兴社区将不断完善社区服务机制,加强社区服务队伍建设,深化与卫生院、派出所、城管等辖区单位的联动,用精细化服务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切实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