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主题演讲比赛。
家事纠纷调解现场。
发放法治宣传册。
司法协作联席会现场。
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巡回法庭现场。 ■ 记者 张谌
时间,铭刻着勤奋实践的痕迹。
2024年,松桃自治县人民法院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深化实施“政治引领、固本强基、担当作为、争先创优”的工作策略,以“案件质量提升三年行动”“一体两翼三大工程”为抓手,牢固树立服务大局、司法为民的宗旨,严格把控审判质量和综合管理,以积极主动的司法姿态、深植于心的为民情怀,致力于实质性解决纠纷,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通过深化服务大局和司法为民的实践,为松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始终与中心大局同频 全力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久久为功,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大局义不容辞,保障发展责无旁贷。
为了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让企业家能够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松桃法院成立了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服务并保障打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确保企业发展的稳定和长远。他们开设了涉企业案件“一站式”快速办理“绿色通道”,全面落实“保交楼”工作要求,同时,常态化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通过精心办理“小案件”来保护营商“大环境”。
坚持“生态与发展”并重,以更强的法院担当,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坚持全方位保护生态环境,全力筑牢县域大局绿色生态屏障。强化锰污染治理执法司法协作联动,服务锰企业高质量发展和锰污染高标准治理。2023年8月,承办《锰三角跨区域环境资源执法司法保护协作联动机制》会议,设立铜仁市锰污染治理司法保障工作专班,审理松桃三和锰业集团鑫旺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部分环境污染处置费用约85万元。在极有限的破产财产变现获得的现金流中全部列为破产费用。同时在松桃自治县环保局的指导下,合法有效地进行了污染防治和治理。这是铜仁首例涉锰企业破产案件,为武陵山片区涉锰企业锰污染治理和有序退出,提供了一条有效司法路径。
坚持全过程稳定、和谐保护,全力筑牢县域大局发展安全屏障。强化涉股金社案件执法司法协作联动,服务县域经济大局高质量发展和经济风险高标准化解。紧紧围绕松桃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由县法院抽调专门力量,组建工作专班,精准分类、高效审理执行涉股金社的各类案件。根据案件类型和标的额大小,实行层级领导包案制,有效推进金融风险化解。
始终与法治进程同向 全力助推社会高效能治理 平安与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松桃法院致力于平安法治建设,紧密围绕县委的平安建设与法治建设目标,坚决维护社会安全与稳定。该院深入实施社会治安“1+6+1”重点工作和三大攻坚行动,坚持在治罪的同时注重治理,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的平安稳定。
积极推动法治力量融入基层治理,通过开展送法下乡、普法进村、讲法进校园等活动,推动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使法治深入人心。
立足苗乡文化,建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纠纷解决机制,并推行“双语审判”。为了更好地服务人口众多的松桃自治县,该院在长兴人民法庭设立了贵州省首个“双语法庭”,将苗族文化元素、生活习俗和民族语言融入法庭文化,实现了亲民诉讼。法官利用苗语优势,与苗族当事人进行有效沟通。
随着一声法槌落下,松桃法院对一起盗窃案的被告人进行了审判。被告人感激地说:“你们有懂苗语的法官,为我不厌其烦地释法析理,我虽然犯了错,被判了刑,却让我感受到了公平正义。”
2024年2月,松桃法院采用“双语庭审”方式审理了一起盗窃案。庭前核实发现,被告人是苗族,听不懂汉语,也不能用汉语表达。刑事审判庭决定使用双语审理,并组织了双语法官、双语人民陪审员和书记员,确保被告人能够充分行使诉讼权利。庭审中,审判人员和公诉人使用苗语与被告人交流,并耐心将法律术语翻译成易于理解的语言,实现了无障碍沟通。
结合地域社情,创建了“家庭教育法庭”。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婚恋家庭纠纷案件的特点和难点,系统梳理共性问题,在盘信人民法庭打造了“家庭教育法庭”,创建“家庭教育法庭示范基地”,建立“211家教式诉前调解模式”和“2+3(二书三令)家教式审判模式”。2023年9月,该院发出了铜仁市首份盲文民事判决书。
“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对于孩子们来说不是个好榜样,不配做孩子的父亲。”今年2月,吴女士在年还没过完时,就将离婚诉状交到了松桃法院。吴女士和丈夫于2003年结婚,育有一女一子。随着时间推移,两人因琐事争吵,丈夫对孩子们不管不问,两人分居。孩子们长大后,吴女士见丈夫无悔意,决定离婚。为了避免孩子们上法庭,法官首先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吴女士的丈夫最初不同意离婚,但在法官的劝导下,他同意离婚。
深化边区司法合作,促进民族融合发展。渝湘黔少数民族毗邻地区三地五县(松桃、凤凰、秀山、花垣、酉阳)地理位置相近,血脉相连,面临的司法问题和挑战相似,司法应对密切相关。该院积极拓宽区域司法合作领域,优化司法合作成效。
2024年6月13日,承办了第二次渝湘黔少数民族毗邻地区司法协作联席会,在原有框架基础上,邀请湖南省凤凰县人民法院及重庆市酉阳县法院加入,形成了三地五县法院司法合作格局,并联合签署了《关于家事纠纷协同化解的会议纪要》《关于执行工作联动协作的会议纪要》,扩大了《渝湘黔少数民族毗邻地区司法协作框架协议》的辐射面及影响力。建立三地五县跨域司法协助新机制,促进民族融合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要求,将为渝湘黔交界地区更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精准、优质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将把司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大局落实到《渝湘黔少数民族毗邻地区司法协作框架协议》全领域全过程各方面。
始终与人民期盼同步 全力守护群众多元化需求
司法审判工作,说到底,是一项守民心的工作,是一份维护法律精神的事业。
近年来,松桃法院致力于保障民生福祉,显著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在受理的民商事案件中,前五位的案由依次为离婚纠纷、民间借贷纠纷、买卖合同纠纷、劳务合同纠纷以及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公正、高效地处理这些案件,如同守护万家灯火一般重要。
自2022年起,松桃法院开始积极探索建立民商事专业化审判团队,并制定了《民商事案件分流实施管理办法》,明确了团队的职能职责。通过合理优化案件分类审理,组建了包括“建筑、劳动争议、道路交通、金融借贷、婚姻家事”等在内的专业化审判团队。通过优化人员组合和分工协作,审判活力得到了充分释放,办案质效持续提升。
“现在,法院判案不再需要多次往返奔波了,通过手机网上立案,甚至可以远程开庭。既节省了时间,又减少了金钱支出,在家中就能解决问题,真是太方便了!”一位当事人这样评价。
在数字法院建设方面,松桃法院深刻认识到,数字法院建设是推动案件质量提升、实现审判工作现代化的关键一环,是一项长期而基础的工程。结合全国法院“一张网”试点建设工作的要求,该法院重点围绕数字中心的规范管理、高效运行和深度应用,推动电子卷宗单套制改革。
2023年7月30日,松桃法院被省高院确定为全省电子档案“单套制”改革试点法院之一。此后,法院加强了硬件设施建设。目前,该法院拥有智慧法庭13个,全面提升了网上立案、智慧庭审、电子送达等应用水平,基本实现了“立、审、调、判、执”全流程无纸化。今年5月,电子卷宗“单套制”改革的成效被《贵州改革》报道。
始终与时代要求同进 全力打造法院高素质队伍
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司法审判的每一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紧跟党建的时代特征和法院的职能职责,打造“红色黔东,金色天平+六强六合,公正苗乡”的党建品牌。这一举措旨在将党建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审判的强大动力和具体实践。同时,建立了“315325”工作机制,确保全体党员干警在党旗下公正廉洁判案,在党徽前认真履行职责。通过这种方式,引导他们从内心认识到责任、在行动上承担起责任、在实践中履行职责,确保他们能够切实履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保障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责和使命。
着力建设业务型法院,深入开展“高质量大练兵”活动,通过岗位练兵、业务竞赛、轮岗交流等多种方式,强化了专业素养。充分发挥审判业务专家和骨干在处理疑难复杂案件、进行调查研究、建立案例库、维护法答网等方面的作用,以他们为模范,培养出更多的专业化人才,不断充实后备力量。
致力于书香型法院建设,每月定期举办“法韵书香”读书会,让干警通过分享阅读心得,来拉近思想距离,拓宽视野,促进个人成长。以注重实干、实绩、实效为导向,推动法院队伍的专业素养不断优化和提升。
踔厉奋发图新志,奋楫扬帆正当时。松桃法院将敢于挑大梁,勇于担重任,全力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为奋力谱写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松桃篇章提供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和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