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镇远县人大常委会:以务实举措助力人大代表高质量履职
  ■ 通讯员 黎恒 记者 任莉
  “国之本,民为先;国之权,属于民。民主选,为人民;受重托,理国事……”连日来,一段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人大代表履职“三字经”,在黔东南州镇远县羊场镇人大代表中广为流传,成为该镇人大代表学习代表知识的新亮点。
  自“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开展以来,镇远县人大常委会牢牢抓住“人大代表”这一主体,着力凸显人大代表“主角”效应,不断在代表培训、平台建设、建议办理上下功夫,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助力人大代表高质量履职。
  上好业务“培训课”,提升代表履职能力。持续不断地增强学习培训,让基层人大代表能够更及时且更准确地了解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熟悉掌握依法履职必备的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是镇远县人大开展的常态化和基础性工作。
  围绕提升人大代表综合素质、拓宽知识视野以及强化议政能力等内容,镇远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州、县人大代表参加代表视察、专题询问、专题调研等活动10余次,参与学习的代表90余人次。
  除了组织代表参加省、州人大组织的各类履职专题培训外,“以会代训”也是为代表“充电”的方式之一。通过常委会会前组织乡镇人大主席进行专题培训,重点围绕选举任免、召开人代会、补选代表等方面补短板、提能力、促进步,全方位为代表充电蓄能。
  架好群众“连心桥”,凝聚代表履职合力。近年来,镇远县人大常委会在探索“代表联络+”等方面主动谋划,创新探索代表联络站“升级版”,将代表联络站打造成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载体,“代表联络站+”工作模式成效凸显。
  镇远县按照科学合理布局、分片区建成了44个代表联络站(室),把全县近900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全部编组进站。各级人大代表通过“联络站+”开展入户问需活动,走村入户开展森林防火、医疗保障等政策宣传。聚焦乡村全面振兴,来自各行各业优秀人大代表以联络站为载体,通过“代表联络站+技能培训”模式,在田间地头开设田间课堂,开展精品水果、天麻等技能培训,产业带头人作用充分彰显。
  依托“代表联络站+”服务,各乡镇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群众“点单”内容,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服务活动,真正架起了为民服务的“连心桥”。
  织牢代表“联系网”,增强代表履职动力。今年,镇远县人大常委会安排常委会组成人员与142名县人大代表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走访代表、接待群众活动常态化开展。
  扩大代表对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参与,邀请州、县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执法检查、视察、专题询问等活动,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有力推动了“一府一委两院”各项工作开展。
  邀请县人大代表参加公开听证、案件庭审等活动,邀请县人大代表列席政府部门工作会议,加强代表对“一府一委两院”工作的支持和监督,保证了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抓实建议“办理率”,增强代表履职效力。加强代表建议督办工作是增强代表履职实效、激发代表履职热情的有力措施。镇远县人大常委会创新工作机制,组建“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批建议、一督到底”的工作专班,对代表建议办理进行跟踪督办,着力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代表满意。
  杜绝建议“回娘家”,把“回头看”作为建议督办的常态化工作,形成“县级领导领办、责任单位承办”的高位推动模式。在《镇远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议案办理办法》《镇远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工作办法(试行)》等制度的保驾护航下,工作专班采取专题调研、实地视察、跟踪问效等方式,建议办理质量逐年提高,代表满意率持续稳定100%。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