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人大周刊
第06版:人大周刊
第07版:平安贵阳
第08版:平安贵阳
标题导航
六盘水市钟山区检察院:公益诉讼“回头看”督促整治保生态
道真公安:法治宣传进企业 警企同心促发展
毕节市七星关区千溪乡积极打造“枫桥式”综治中心:优化服务效能 推动基层治理
擅自处分质押物 债权人被判赔偿40万
多年纠纷一朝解 案结事了促和谐
图说新闻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擅自处分质押物 债权人被判赔偿40万
本报讯(通讯员 游玲玉)债务人向债权人借款时提供非本人的车辆质押,债权人在未经债务人及车辆所有人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出卖车辆,是否承担赔偿责任?日前,清镇市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擅自处分质押物的案件。
2021年9月,杨某以49万元的价格购买了一辆汽车登记在本人名下,后交由其男友赵某使用。2022年12月,赵某因资金周转需要向向某借款20万元,并在杨某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车辆质押给向某。
2023年6月,杨某发现其车辆被向某驾驶使用遂报警。2023年9月,向某将车辆出卖给李某。2023年11月,张某又以39.28万元从某公司处购买该车辆并办理了变更登记。现车主杨某起诉向某、李某、张某等要求返还车辆或赔偿损失。
法院经审理认为,向某明知车辆登记在杨某名下,又未举证证明杨某同意用车辆为赵某的借款设立质权,因此赵某用车辆设立质权的行为属于无权处分行为,向某对车辆的占有属于无权占有,向某对案涉车辆并不享有质权。向某在此之后不但未向杨某返还车辆,甚至在杨某报警主张权利后仍擅自将车辆出卖给了李某,之后又被张某购买,因此向某的行为侵犯了杨某的合法权益,理应承担相应侵权责任。张某购买案涉车辆时与车辆的前手登记所有人以及向某、赵某等人均不认识,张某在2023年11月购买时价格为39.28万元,与市场行情相符,支付了合理对价,应当认定张某对案涉车辆善意取得了所有权,张某无需向杨某返还案涉车辆,因此判决向某赔偿杨某损失40万元。
法官说法:用于设立质权的财产应为债务人自身所有或第三人同意出质的动产,且应签订书面质押合同,未经动产所有人同意而设立质权的行为属于无权处分行为,债权人对车辆属于无权占有,因此应当将动产返还给所有权人,无法返还的则应赔偿损失。即便债权人对质押物享有质权,在未经出质人同意的情况下也不得擅自使用、处分质押财产,否则给出质人造成损失的,也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