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汇川区司法局:普法宣传进万家 法治理念入人心
  ■ 记者 姚强 通讯员 陈静
  11月4日,走进遵义市汇川区司法局洗马路一处基层法治宣传点,迎面而来的是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以及热情参与法治活动的居民笑容。在这里,法治不仅是法律条文和制度设计,更是让人温暖的细节和贴心的服务。汇川区司法局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普法宣传、纠纷调解、入户走访等举措,不断推动基层治理创新,为辖区居民营造和谐的法治环境。
  普法宣传接地气
  “什么是物业合同纠纷?房屋漏水能不能依法要求赔偿?”在社区广场的普法宣传活动上,洗马路司法所工作人员面对居民的疑问,耐心细致地解答。“通过这次讲解,我才知道遇到这些问题时该找谁、怎么维权。”社区居民王大爷听完后满意地笑着说。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汇川区司法局创新普法宣传形式,不仅采用了发放宣传手册、张贴海报的传统方式,在村居还特别策划了“法治大讲堂”等活动,吸引了大量群众积极参与。通过一问一答、模拟场景等生动有趣的互动形式,复杂的法律条文变得通俗易懂。
  不仅如此,汇川区司法局还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定期推送法律知识,方便居民随时学习,久而久之,村民的法治观念逐步提高,遇事依法办事成为自觉行动。
  纠纷调解显温情
  在法治建设中,纠纷调解是群众排忧解难的重要一环。“邻里之间偶尔发生小摩擦,调解工作就是让矛盾化小、把疙瘩解开。”泗渡镇司法所工作人员小胡说道,他已经是这片村子里的“老熟人”了。
  前不久,泗渡镇村民刘阿姨和邻居因为菜地边界发生了争执。双方情绪激动,甚至一度闹到动手的地步。得知情况后,小胡第一时间来到现场,细心倾听双方的诉求,并找到双方的共同朋友帮助协调。经过多轮协商,双方终于握手言和,刘阿姨感慨道:“要不是小胡劝我,我哪能放下这口气!”
  据了解,汇川区司法局在街道、乡镇设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培训“法律明白人”,并充分发挥基层调解员和志愿者的作用,使许多矛盾在萌芽阶段就得到了化解。此外,汇川区司法局积极开展“以案释法”教育,让群众从他人的调解案例中吸取教训,增强法律意识,有效避免同类纠纷的发生。
  入户走访送温暖
  在法治宣传和调解之外,汇川区司法局还坚持“上门服务”,将法律援助送到群众家中。当板桥镇司法所派驻民警来到村民小李家时,看到他正忙着修缮房屋,满脸愁容。见到“老朋友”到来,小李终于露出了一丝轻松的笑容。
  原来,小李的老房子年久失修,但由于施工合同中条款不明,施工队擅自加价,让他颇为头疼。板桥镇司法所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了解详情,为他提供法律援助,帮助他梳理合同条款,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在板桥镇司法所的帮助下,施工队同意按原合同履行,小李顺利完成了修缮工程。“多亏了他们的帮忙,不然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小李说。
  类似小李的情况并不少见,汇川区司法局通过定期上门走访,主动了解居民的法律需求,为他们提供切实的帮助。这种贴心的法律服务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了法治带来的便利和温暖。
  基层治理显成效
  近年来,通过普法宣传、纠纷调解、入户走访等多种方式,汇川区司法局不仅为居民解答了法律疑惑、化解了邻里矛盾,更加深了群众对法治的理解。如今,辖区内的法治氛围愈发浓厚,村民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逐渐成为常态。
  “以前总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是书本上的文字,是电视里的表演剧。”村民王老伯感慨地说,听了这些贴近生活普法知识讲解,我才意识到,法律其实就在身边,保护着自己的每一份权益,当遇到矛盾纠纷时,知晓该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了。
  汇川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进法治宣传、司法服务进村入户,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法治服务质量和覆盖面,为全区打造和谐、法治的社会环境提供坚实保障。通过多角度、立体化的基层司法服务,汇川区司法局不仅让法治理念深入千家万户,更让法治成为基层治理中最坚实的力量。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