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平安黔南
第06-07版:特别报道
第08版:南明法院月刊
标题导航
平塘县公安局塘边派出所:警务跟着实情走 服务围着百姓转
贵定县福来社区: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居民“近”享美好生活
黔南州召开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新闻发布会
都匀市法院联合龙里多部门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贵定县福来社区: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居民“近”享美好生活
■ 通讯员 宋耸耸 黄娟
贵定县金南街道福来家园移民安置点位于金南大道旁,距贵定县城中心3公里,小区占地总面积138.35亩,分三期建设住房19栋、住房1314套,承载全县8个镇(街道)64个村的搬迁户959户3858人,其中建档立卡脱贫户787户3011人,属全县建设规模最大、移民人口最多的搬迁安置小区。
近年来,凝聚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职能部门、单位的关心、支持和帮助,福来社区“两委”突出以“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为首要任务,坚持以“五好五心”党建品牌为引领,奋力推进“五大扶持服务体系”建设,小区从无到有、从有到兴,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预期目标,搬迁群众过上了便捷、幸福、和谐、文明的好日子。
选址优越 条件便利
福来社区作为贵定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从规划设计到选址建设,贵定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搬迁群众生产生活的便捷性与贵定县城资源的融入性。为此,特地选址于县城西门河的上游,距县城中心仅3公里,又紧靠同城化金南大道,区位特别优越,周边各种资源条件相当便利。距社区比较近的有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卫健局、县车管所、贵定六小、贵定四中、贵定公交车总站、贵定汽车城、贵定快递交易中心、贵定鼎诚燃气公司,其中在子女教育、物流汽修方面最为便捷。
除此以外,社区居民就近可乘坐公交车通达3公里外的县城中心及换乘城区各条重点公交线路,县政务服务中心、贵定二小、贵定二幼、县人民医院、中医院以及各种金融、超市、商场、菜场、药店、诊所、餐饮、娱乐、供电、供水、通讯、车站、高铁等生产、生活、教育、医疗条件一应俱全,均在15分钟车程内,非常便捷。
强化配套 完善功能
福来社区作为独立一体的搬迁安置社区,在规划布局和功能建设上实行强化配套,尽量满足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公共服务需求。从初始就配套建设有党政便民服务中心,综合便民市场(主要包含蔬菜、粮油、肉类和水电配件、安装维护等经营)、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医务室、警务室,以及红白喜事场、停车场、多功能运动场(2个),接通贵定鼎诚燃气管道,中期又配套开办贵定二幼福来分园,引进“融爱园”特需教育中心;对社区各楼栋四周均进行绿化、亮化,营造了舒适、有序的生活环境。
同时,通过实施“贵定福来创业孵化园”一、二期项目,将社区架空层四周门面进行基本装修,落实“租金三年免半”优惠政策,作为配套有偿服务和扶贫车间引进开发场所,目前进驻培育有大小商超5家、小吃餐饮6家、快递终端1家、药店理疗2家、理发美容1家、二手车企3家、移动通讯1家、快捷打印1家、扶贫车间2家、殡葬丧葬服务2家,吸引民间资金创建“贵定家人——福来大食堂”1家,社区居民群众不出小区,就能享受购物、餐饮、医疗、美发等生活需求配套服务。
党建引领 提质服务
夯实组织服务体系。依法选举成立福来社区党支部、居委会,选配有党支部书记1名、副书记1名、委员3名,居委会主任1名、副主任3名、委员3人,其中:社区支部书记、主任实行“一肩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建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服务办事窗口,公开办事服务项目和相关工作制度。
健全民主自治体系。在社区“两委”的组织领导下,成立社区业主委员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共商制定并实施《福来社区公共区域及服务场所管理使用规定(试行)》《福来社区居民自治积分管理暂行办法》,有效对社区公共区域场所使用、红事白事操办等进行自治管理服务。在县人大、政协的指导下,在社区创设“人大代表联络站”“请你来商量”等民主议事平台,按时接待居民,收集社情民意和群体诉求,分类进行办理答复;对涉及居民生活、民生等方面的问题或决策部署,采取“请你来商量”办法进行民主协商,达成共识或取得一致意见。
提升公共服务体系。采取“1(党建引领)+N(与职能部门共创共建共享)”措施,在原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基础上进行提质升级。一方面,在硬件提升完善上着力。有效整合教育、民政、民宗、工会、团委、妇联、残联等单位各种资源,投入12万元将原“四点半学校(益童乐园、工会爱心托管班)”易地新建“福来社区爱心驿站——青少年儿童之家”,投入30万元将“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改造升级为“贵定县金南街道福来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投入15万元将“红白喜事场”改造提升为“民族团结进步食堂”,投入5万元在原露天休闲场所新建“福来连心亭”,新建便民充电桩40个,改造建成“妇女康养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实施东西部协作项目,安装“数字监控信息系统”,150个高清摄像头遍布社区各个角落。另一方面,在完善基层治理机制上下力。探索“社区干部+党员+网格员+联户长”共同治理楼栋工作模式,巩固“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成果,创建“福来社区多网合一”联动治理机制,公安、司法、法院、电信、移动、水务、供电等职能单位进驻中心,全社区分四个网格,每个网格均有1名网格员进行信息收集处置服务。
文化建设 充实生活
完善志愿服务体系。依托“新市民·追梦桥”品牌创建工程,成立“感党恩”志愿服务队、“青年帮帮帮”志愿服务队、“党员先锋福来社区巡河”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同时,针对福来社区不同人群、不同需求,发布《组建福来社区特色志愿服务队倡议书》,各志愿服务队经常深入社区开展义务理发、诊疗、写春联、送书画等活动。积极拓展志愿服务面,与黔南幼专一缕阳光社签订《“希望工程·陪伴行动”志愿服务合作协议》,常年选派志愿者到社区开办“‘希望工程·陪伴行动’艺术小课堂”;与贵定县益路黔行公益中心合作,1名志愿者常年驻社区“益童乐园”开展课后学习、文娱等服务活动。
充实精神文化生活。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重点推进感恩教育、文明创建、公共文化、民族传承“四进社区”,不断增强文化引领能力和群众认同感。借助“月主题党日”、工青妇组织和各种民族节假日等谋划党群主题文体联欢活动,今年以来组织开展迎新春、“四月八”“六月六”、庆中秋、迎国庆活动和演唱山歌、跳广场舞、拔河比赛等娱乐性活动10余场次。在福来社区新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并挂牌下设图书和文化分馆,现有图书3000余册,建有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室,明确1名支委委员常年进驻开展下棋、阅读、书法、吹奏等文化服务。
通过不断探索和积极实践,福来社区走出一条“一选二配三引领”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创建路子,群众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提质,各种公共服务不断完善优质,先后获州级“五星级支部”“贵定县先进基层党组织”“贵定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贵定县绿色社区”“贵定县优秀代表联络室”“贵定县社区协商示范点”等荣誉。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