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辅警向果商宣传防诈骗知识。 ■ 通讯员 罗春菊 记者 罗翔
金秋时节,正值百香果成熟上市的季节,走进平塘县塘边镇新街村百香果种植基地,绿油油的藤蔓爬满棚架,一个个圆润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果园里处处弥漫着浓浓的果香。果农们正忙着采摘、打包、装箱、运送……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作为乡村振兴参与者、建设者的农村警务力量,平塘县公安局塘边派出所结合辖区产业特色,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将警务工作融入乡村振兴,深耕“民生警务”“服务警务”,默默守护这条“甜蜜”致富路,让“警徽”陪伴“农忙”,谱写了一首平安与丰收的警民合奏曲。
果园安全的守护者
塘边镇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农业资源,近年来,由“甜蜜”入手,紧紧围绕“精品水果小镇”定位,把水果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目前全镇水果种植企业6家、合作社13个、家庭农场19个、种植大户22个,精品水果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
“李大哥,晚上葡萄园里安排人员值守没有?”“王老板,白天卖水果的钱要收好了。”在塘边镇双河村葡萄园外,平塘县公安局塘边派出所所长莫尔刚带着民警正在徒步巡逻,并嘱咐果农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每年4月到10月是塘边镇各类水果的采摘和销售旺季,也带来警情高发、道路交通拥堵等问题。”莫尔刚说,为保障各类水果顺利采收和交通的畅通无阻,塘边派出所贯彻预防警务要求,围绕“派出所主防”建设,依托“两组一室”“一村一辅警”的警务运行模式,在重点果园、交通要道、水果交易市场等重要区域和时段,投入警力、警车设置流动警务站,就近开展接处警、路面秩序维护、群众救助等工作,做到“有警出警、无警巡逻,天天见警察、夜夜见警灯”,大幅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严防各类案件发生,让果农安心、果商放心。
今年以来,塘边派出所及义务巡防队深入果园、交易场所等重点区域开展巡逻防控800余人次,辖区果园及种植基地盗窃、纠纷的警情处于低发甚至零发状态,群众安全感、获得感持续增强。
果农纠纷的调解员
日前,塘边派出所教导员吴宏章带队巡逻至双河村时,发现果园里有人争吵。吴宏章上前询问得知,种植户杨大伯与外地果商达成口头协议,现在因为市场原因,不能按照之前约定的价格进行交易。无奈之下,杨大伯只能向民警求助:“警察同志,你们给评评理,我们之前说好了5块钱一斤,现在他变卦了只给4块钱一斤,我的损失怎么办?”
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吴宏章迅速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组织双方当事人坐下来,既讲情理又讲法理,积极引导双方理性解决问题。“你们之前也合作多次,都是老熟人了,不要因为这点小纠纷闹得不愉快,大家各退一步,以后挣钱的路就更宽了。”经过吴宏章两个小时的耐心沟通,最终果商同意继续按照原来的口头协议收购杨大伯家的葡萄,并签订了收购合同,双方从原来的“剑拔弩张”变成了“握手言和”,对派出所民警顺利化解纠纷表示感谢。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塘边派出所就地化解涉农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
随着水果产业的蓬勃发展,果农们时而会因水果价格、质量、农机租赁、劳资等问题产生纠纷,塘边派出所变被动为主动,通过“每日警情研判工作”,从警情分析、网络排查、发动群众等环节全面收集、研判矛盾纠纷。同时民警辅警深入果园地头、交易场所,了解果农、收购商的诉求,排查各类风险隐患,将田间地头作为“调解室”,做到提前介入、及时化解、妥善处置,有效防止各类不稳定因素的发生。
“为了更好地护航乡村经济发展,我们还制定了一套快速响应、联勤联动的纠纷处置模式,优化水果交易过程中产生矛盾纠纷的调解流程,成立由综治中心、派出所、市场监管、城管等职能部门联合的专门调解队伍,及时处置因水果价格问题、品质问题、占道问题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吴宏章介绍说,一直以来,塘边派出所作为基层派出所,都在为探索一条将问题化解在家门口、解决在村里的新路径不遗余力。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总结出符合辖区实际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136”工作法,即搭建派出所乡贤调解工作室“一个平台”、用好用活调解矛盾纠纷的“三种力量”、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六项机制”,形成派出所+进步人士+调解的模式,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以来,共联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67起,化解166起,化解率达99.4%。
反诈防骗的宣传员
“伯伯嬢嬢,你们种水果挣钱不容易,钱包鼓起来了,可不能上当受骗,一定守好自己的辛苦钱啊!”
“现在网络发达了,骗子的手段也层出不穷,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凡是涉及到钱财的陌生电话、短信,千万别轻易转账汇款。”
一箱箱水果卖出了好价格,果农的钱袋子鼓起来了,民警的心也悬起来了。
每年在水果购销旺季,塘边派出所民警辅警们深入田间地头、果园、交易市场,围绕“三农”问题、乡村振兴、交通安全、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等开设流动法律讲堂,通过与果农、果商们面对面拉家常、讲案例等形式,开展“零距离”法律宣讲活动,提醒群众在农忙时切勿放松警惕,一定要注意防范风险隐患,确保采收生产顺利进行。民警还利用“农村大喇叭”及微信群进行安全知识宣传,提高群众防范意识。
截至目前,全所民警辅警共开展入户走访5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开展各类法治宣传20场次,成功劝阻涉电信诈骗案件2起,以实际行动守护着老百姓的“钱袋子”。
值得一提的是,塘边派出所还积极搭建“警民微信沟通群”,民警线上互动,实现和果农的“零距离”交流,全面收集生产、销售中遇到的难题,及时研究解决办法。近几年,还在采摘高峰期成立了“帮扶队”,为缺少劳动力的果农“搭把手”,帮助他们解决采摘难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22年,塘边派出所被黔南州公安局记集体嘉奖1次,2023年被黔南州公安局记集体三等功1次,还先后荣获全县“平安建设先进政法基层单位”“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先进单位”“十佳派出所”等称号。警务跟着实情走、服务围着百姓转。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塘边派出所将以更加尽心的担当作为、更加贴心的为民服务,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