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惠水县排楼村:法治优势成发展优势
排楼村村民院坝会。

  ■ 记者 何永利
  排楼村位于黔南州惠水县西南部,有397户1735人。309省道和惠兴高速穿村而过,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和法治乡村的治理优势,使排楼村的发展态势明显优于别的村寨。
  走进村子,平整干净的村道,民居院落的绿树鲜花,处处能感受到村民生活的安逸……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但排楼村也曾经历过成长的烦恼。”驻村第一书记卢贤锋回忆说,过去歪风陋习风行之时,“就像身上背着几座大山,压着村民难以起身,无处用力。”
  “娶儿媳、嫁女儿、破旧俗、创新意。”“红白事、打招呼、莫铺张、别浪费。”排楼村广场内靠右侧墙上,异常醒目的村规民约。时过境迁后,这张“村规民约”,亦如排楼村的“家规”一样,时时潜移默化提醒着村民。
  卢贤锋介绍,排楼村今天的发展,要从一则滥办酒席的警示教育故事开讲。
  2023年滥办酒席最为猖獗。“打老庚、认姨妈、状元酒、建房酒、帮帮酒……”办酒席名目种类繁多,吃酒成群结队,群众送礼苦不堪言。
  而最为触目惊心的是,一位村民大姐的父亲去世,她有3个兄弟,当时明确小的兄弟撑头办。但在办酒当天,其余两个兄弟也摆账本,变成3家一起办。而大姐原本只需送一家礼金,最后变成送3家。
  “那些年吃饭都有问题,大姐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送3个兄弟,不送又觉得面子过不去,无奈之下,她回家选择喝农药致死,导致悲剧发生。”卢贤锋说,这样的悲剧还有很多。
  必须治住滥办酒席歪风。此后,当地开启了长达10年的乡风文明整治。
  10年前的一个冬日早晨,由村支两委出面,联合附近两个村寨,召集群众代表,并派警察执勤,一场村民联席大会在广场上轰轰烈烈召开。
  “建房子只办一次酒,不能凭图片办酒,取消状元酒,娃娃酒只办一次。”
  “老人去世无论有几姊妹,几兄弟都只能摆一个账本。”
  “若不执行,由公安机关出面,没收违规收礼。”
  “如果因办酒席出现自杀事件,按照法律来,办酒席方承担连带责任。”
  …………
  那天,群众纷纷表达建议,村支两委耐心倾听,形成最终决定,最终达成上述共识,并将其定为排楼村必须遵守的村规民约,张贴到每一户人家。
  “轮番办酒多年,十户人家九户穷”,这是排楼村过去的真实写照。时钟拨回现在,排楼村红白喜事在规定范围内办酒,厚养薄葬等文明乡风植根于村民心中,村民和谐,发展有序。
  目前,惠水还搭建了全省首个“农村电子普法站”。随着时代发展需要,普法站也演化成了2支为村级发展提供法治保障的队伍,其中一支是村级“人民普法员”队伍;另一支是村务法治工作“专家团”。这支队伍主要是由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律师事务所等部门单位人员组成。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近年来又创新探索出以自治领路,法治铸魂,德治强基的三治融合模式,实现了零上访、零发案、零事故、零涉毒、零邪教目标。”卢贤锋说。
  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截至目前,排楼村全村葡萄种植面积500亩,累计向群众发放分红资金105万元,发展经果林1300亩,“中国小黄姜之乡”品牌享誉全国。排楼村先后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以及全省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等诸多荣誉。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