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市公安局基础管控中心。 ■ 通讯员 任爽
社区民警回归社区难、非警务类警情分流难、群防群治力量薄弱、流动人口管理缺乏抓手……基层基础工作千头万绪,如何集约高效推进基层基础工作,达到“举网以纲,千目皆张”的工作效果?
近年来,兴义市公安局针对基层治理的“难点”“痛点”“堵点”,探索建立基础管控中心,对基础业务进行归口管理,不断推进全市公安机关基层基础工作标准化,增强派出所主防能力,有效夯实公安工作根基。
宽敞明亮的办公环境、职责明确的专班队伍……走进兴义市公安局基础管控中心,民警正在利用计算机操作系统,收集任务、下发清单、跟踪反馈,推动基层基础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快速推进。
这个专门管理基础业务的“中心”搭建成形后,全局工作便形成了由基础管控中心“一个口子”负责基础工作的任务下发、指令下达、进程管控、信息收集的管理模式,解决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问题。
“10点去王女士家开展矛盾纠纷回访工作,13点走访辖区企业并开展反诈宣传,15点去学校排查安全隐患……基础管控中心下发的清单一目了然,我能直观看到自己需要做什么,怎么做。”根据“清单指令”工作,已经成了向阳派出所社区民警夏合国工作的常态。
有了条理清晰、内容明确的工作模式,一线社区民警辅警每天检查几家旅店,登记几条人口数据,要做哪些普法宣传,都由基础管控平台的推送指令和派出所基础管控岗全程管控,解决了社区警务工作“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在派出所,原来我们每天至少要应对多个警种的基础任务,事情繁杂、任务繁重。现在,基础管控中心将任务统一归口后,我们只需对基础管控中心一个部门负责。”基础管控中心成立后,丰都派出所社区民警李祥感受颇深。
基础管控中心围绕“一管三防”等基础工作,搭建了专业研判平台,通过周报的形式将分析研判出来的数据、问题下发到基层一线,实时进行整改。同时,把基层民警“铁脚板”没有“走出来、摸出来”的风险隐患,通过大数据“算出来、推出来”,更高效、更精准地预测预警风险隐患。
一方面,通过与各部门、派出所开展研判的方式,全面梳理“人、事、地、物、网”等方面风险隐患,对重点警情梳理细化到小区、高发时间段后进行通报,实现风险隐患的精准防控。
另一方面,强化监督考核,把降警情、控发案、除隐患作为衡量派出所工作的重要指标,让基层民警工作有目标,行动有计划。同时坚持每周编写周报,统计社区警务工作开展情况,并对派出所进行通报,全力提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基础管控中心实体化运行以来,兴义市公安局各基层派出所主防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社区警务规范化水平得到显著增强。下一步,兴义市公安局将始终秉持守正创新的态度,夯实基层基础根基,持续强化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努力打造一支让人民群众更满意、更放心的兴义公安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