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做高墙内的“摆渡人”
——记福泉市看守所辅警王甲

  ■通讯员 王莉 记者 罗翔
  别样肩章,不同称谓,同样炽热的守护和赤诚。在公安战线中,辅警,已成为警营里不可或缺的血液,肩章虽不同,但却都有着同样的职责坚守和正义执着。他们的身影时刻出现在每一个需要他们的角落,成为人民群众心中最坚实的依靠,成为城市最温暖的记忆。
  看守所的高墙背后,同样有一群温暖的群体,他们悉心教化在押人员改过自新,在高墙之内,用忠诚奉献守护监所安全。福泉市看守所辅警王甲就是其中一人。
  初心如磐 扎实抓好巡视监控工作
  监管工作无小事,事事关安全。2009年,王甲进入福泉市看守所工作。
  初到看守所,作为巡视监控的一员,大家都亲切地喊他小王。
  “看守所的巡视监控是监所安全极其重要的一环,不能出一丁点差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在王甲看来,看守所工作的重点,是对在押人员的安全管理,没有安全,一切归零。而巡视监控工作,是在押人员能否安全的重要基石,只有巡视监控做好了,看守所的安全才有保障。
  从事监管巡控的这些年里,王甲始终秉持着高标准、严要求,兢兢业业履行职责。他对监内人员的安全状况、病号情况等了如指掌,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不遗漏。
  他善于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对在押人员既严格公正,又不失理性文明,心中始终有一把衡量是非曲直的标尺。
  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日,还是寒风凛冽的冬日,他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职责的坚守和对正义的执着。
  勤学苦练 织密监区安全“防护网”
  近年来,福泉市看守所不断推进“智慧监管”建设,通过科技手段实现管理模式创新、有效释放警力资源。
  “这里只有两根线,是不是先把下面的线断了?”“用220V的电源,应该带得动。”“监控画面显示正常……”
  自“智慧监管”建设以来,加装各种监控、门禁、调试信息化设备,在如同蜘蛛网一般的线缆中理清“脉络”成了王甲的“家常便饭”。
  由于系统的更新换代,这位拥有14年工作经验的“老师傅”也要时常化身“小白”认真学习。面对这一变化,王甲丝毫不敢懈怠,他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每天来回检测30个监控探头、测试数十个门禁、行走30000余步……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王甲日日夜夜的坚守和付出。
  春风化雨 做高墙内的“摆渡人”
  多年来,王甲深知每位身处监管之中的个体,都承载着一段亟待修复与重塑的过往,在实际工作中,他通过严管理、细观察、勤谈话,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帮助众多被监管人员走出思想误区,成为他们人生路上的“摆渡人”。
  “对待在押人员,要像父母对待子女、老师对待学生、医生对待病人一样,关心、爱护、帮助、挽救他们。”王甲说道。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作为一名基层看守所辅警,王甲始终坚守于高墙内,用耐心、坚持、执着、严谨的工匠精神,为新时代监管场所的祥和安宁作出自己的贡献。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