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区域
第05版:平安黔南
第06版:平安黔南
第07版:理论
第08版:理论
标题导航
总结运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的宝贵经验
推进新时代社区矫正工作现代化的路径思考
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用法治力量保障和推动甘肃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进新时代社区矫正工作现代化的路径思考
■ 杜晓军
社区矫正工作是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1]进行的一种人性化的矫正方式,充分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我国刑罚执行一体化让犯罪分子既达到矫正教育,又受到法律制裁的一种服刑方式,有利于罪行轻微罪犯改造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面对社会发展变化,如何推进社区矫正现代化建设成为各级社区矫正委员会面临的重要课题,成为创新开展刑罚执行一体化工作的头等大事。
一、强化法律法规学习,提升社区矫正履职能力
要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水平,首先要有法可依、依法执法,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依法开展工作。为此,工作人员必须要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了然于胸,融会贯通。一是加强社区矫正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社区矫正法是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刑罚一体化的基本法规依据,要吃透弄通法律背景、依据、适用要件等,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如法规竞答、学习研讨等学习活动,丰富学习载体和方式方法,领会法律要义,达到运用自如、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目的。二是创新学习方式方法。法律法规、条例规章的学习,如果学习方式方法仅是教条式、传统式的学习,就显得枯燥乏味。要创新学习方式方法,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如可开展案例式、剖析式学习、场景化学习等方式,深化学习内容效果,达到入脑入心,学以致用。
二、强化案卷评查,提升矫正管理规范化水平
案卷质量如何是一个地方社区矫正水平的综合反映,要以案卷评查促进社区矫正质量提高。一是加大案卷规范化培训力度。案卷规范化在评查上有最基本的要求,要熟练掌握,不能少。同时,在此基础上可以有创新地开展工作的举措及成效。只有工作做扎实了,案卷才有内容体现,才有规范化案卷的基本基础。要加强这方面的业务培训,案卷有规范化标准,案卷评查的核心是推动工作、体现工作成效,而不是简简单单的资料堆积。二是开展案卷互评互查。要在省、市州、区县各层级之间组织开展案卷评查、交叉检查等工作,既总结经验又认识差距,查找不足,达到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目的。三是开展优秀案卷评选观摩活动。每年度对案卷进行评选,并分区域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案卷现场规范化装档比赛观摩活动,让参加活动人员现场学习,通过观看、听讲、实战等环节力求提高案卷质量,并以此倒逼推动社区矫正水平的全面提升。近年来,铜仁市通过积极开展县与县之间案卷交叉评查、抽专家组成市级评查组对各区县进行案卷抽查、应邀参加省级评查组对各市州开展案卷评查等工作,推进案卷质量不断提高、社区矫正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三、强化阵地建设,形成矫正工作威慑效应
阵地是工作保障,是确保社区矫正工作形成强大震慑力和体现工作温度、厚度、力度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一是建好基层智慧矫正中心。要按照功能分区及其作用发挥,根据司法部对区县级智慧矫正中心规范化建设要求,结合实际科学划定、整合功能分区,并可在规定基础上适当创新功能设置,达到矫正质量与温度、力度并举,威慑与感化相结合,提高矫正教育与管理水平。二是加强基层司法所矫正功能建设。受乡(镇、街道)社区矫正委员会委托,基层司法所依法对本乡(镇、街道)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管教,利用地熟、人熟、社情熟的关系,组织协调派出所、综治中心等成员单位依法加强教育、管理和监督,引导其积极参加矫正,学法明理,早日回归社会。2022年以来,铜仁市把加强县级智慧矫正中心建设和乡(镇、街道)司法所功能规范化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并采取市县联建的积极帮扶措施加快规范化建设,目前已建成规范化司法所111个,正规范完善70个,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功能阵地保障。三是加强机制建设解决基层司法干警着装问题。基层司法干警直面一线,承担刑法执行一体化任务,面对社区矫正对象,如果着装不规范,形成不了震慑。要高度重视基层司法工作现状,深入基层调研,察实情,纾民困,解决社区矫正工作方方面面的困惑问题,以利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
四、强化矫正教育,引领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
社区矫正工作是对罪犯进行监外执行的一项系统工程,不像监狱对罪犯的教育管理有一套完备保障机制,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无警衔警服对罪犯没有震慑,有时还面临罪犯威胁,工作难度系数极大、安全风险系数极高,完全靠创新一些工作方式方法、磨嘴皮子说服教育。一是规范入矫教育行为方式。对司法机关移送的社区矫正人员,首次入矫方式非常重要,关系到其后期能否顺利接受矫正教育和服从管理,采取社区矫正宣告进行首次入矫教育是一种较好方式,在庄严肃穆的社区矫正宣告室,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庄严宣布法院判决罪行,让入矫人员宣读入矫词,使其真心悔过,积极参加矫正。在后期的严管宽管普管过程中,根据矫正对象是否服从教育管理情况适时开展重温入矫词,参加相关教育活动,使其真心接受教育,顺利回归社会。二是创新矫正教育方式方法。矫正对象入矫后如何开展矫正工作,方式方法很重要,要根据矫正对象犯罪类型、心理等开展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矫正教育。如开展警示教育,敬老院孝老敬老,瞻仰缅怀革命先烈、烈士陵园扫墓,社会公益等共性活动,针对危险驾驶罪对象开展受害者家庭走访活动,感受因危险驾驶导致血的教训等,根据不同的犯罪类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使其悔改彻底,心灵回归正统。三是将矫正对象培养成“法律明白人”。社区矫正教育的目的是让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回归社会。为此,可借矫正教育期间对其开展学法普法宣传教育,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学习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将其培养成“法律明白人”。铜仁市积极探索在加强社区矫正对象帮教的同时,广泛开展学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建立相关工作机制,加大普法学法力度,将其培养成“乡村法律明白人”,并组织开展以案释法、现身说法等方式,把自身学法和普法宣传结合起来,通过培训、考核测试等方式,一部分解教对象已成为“乡村法律明白人”,成为乡村法治宣传的有生力量,有力推进了社区矫正工作现代化建设。
五、强化组织领导,发挥社区矫正指挥棒作用
矫正工作社情复杂,加强组织领导是重要保证,要积极当好社区矫正工作的坚强后盾。一是充分发挥社区矫正委员会作用。目前,各级都成立了社区矫正委员会,将矫正对象的监督管教工作委托基层司法所执行。上级社区矫正委员会要经常深入基层,加强对下级社区矫正委员会的督促指导,帮助司法所缓解压力、开展矫正工作,增强工作人员抓好社区矫正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形势的研判,解决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各级社区矫正委员会要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适时研判工作中突发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让问题和困难在第一时间研判、第一时间解决、第一时间化解,防止问题恶化困难增大。2023年以来,铜仁市通过座谈会、视频调度会等方式定期与不定期召开全市研判会7次,分析研判矫正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推动了社区矫正工作安全稳定,持续向善向好。三是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政策应用的把关指导。每年度要对社区矫正工作要点进行认真审核把关,按计划开展矫正工作,对工作过程中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把握不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及时研判、请示、回复,确保提高矫正工作质量,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2019年12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
(作者系铜仁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市委依法治市办专职副主任、铜仁市律师行业党委书记)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