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绥阳县法院倾力调解企业账务纠纷——
法官上门解心结 八年纠纷一朝解
  本报讯(通讯员 毛娅娅)近日,绥阳县人民法院调解结案一起因企业承包经营合同引起的股东账务纠纷,为便利当事人,法官利用周末时间上门调解,经过八小时面对面交流,最终成功化解各方矛盾,达成一致意见,为优化辖区营商环境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司法助力。
  本案原、被告系某建材公司股东,双方(协同其他股东)于2016年签订《某某建材有限公司企业内部承包协议》,协议对承包期、承包时间、承包费用等问题进行了约定,2021年承包期届满,企业也关停至今。原、被告因经营期间承包费及其他债务产生纠纷,在绥阳县人民法院形成诉讼案件,原告请求被告支付承包款140余万,被告反诉请求原告返还多支付的承包款近50万。
  本案在2023年经过一审判决结案,被告不服判决上诉至遵义中院。后遵义中院二审发回绥阳县人民法院重审。法官收到案件后,立即对案件进行了梳理,发现本案在一审中仅针对原告本诉、被告反诉进行了审理,没有将涉案企业其他股东追加进来,因本案涉及多时段、大金额账务核对,为厘清案件来龙去脉,法官立即追加涉企其他股东为第三人参加到本案诉讼。
  由于案涉企业股东较多,很多股东不愿意出面,一度表示法院判决即可,经过法官长达一个月的对接沟通,最终协调好所有股东时间,为方便各股东,法院将调解时间确定在周六,调解地点确定在其中一股东的办公场所。
  调解当日,法官一一听取所有股东意见,从股东们最关心的复工复产问题为出发点,分析了案涉企业当下所面临的困境,并从多方角度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本案涉及的账务持续八年之久,关系到公司的复工,通过同股东们促膝长谈,原、被告均愿意作出让步,其他股东也愿意对账务的划分进行退让,大家终于放下长达八年的心结,努力朝着恢复公司生产的方向靠近。
  关于公司账务问题,由于公司在承包前账务进出不明晰,承包协议签订后账务混乱交叉,公司又缺乏健全的制度,加之管理上的混乱与疏忽,导致本案原、被告对账务收支出现了认识上的偏差,法官通过对公司账务进行梳理,将承包前、承包后的账务进行了归类划分,同时对承包协议中未明确的支出费用进行释明,这种划分方法最终得到了在场股东们的一致认同。
  调解过程中,法官对公司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但是对复工后的经营忧心忡忡,考虑到复工只是开始,后续经营管理才是重中之重,为帮助公司修复经营管理漏洞,进一步提升公司法治意识,促进公司健康发展,法官对公司后期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逐一进行分析,并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对公司现有管理上的弊端、账务上的混乱、制度上的缺陷,从法律层面一一提出了法律建议。
  在化解矛盾纠纷的过程中,法官通过仔细研判,抓住矛盾化解突破点,主动发挥能动司法作用,找准司法服务切入点,从公正高效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为企业走出困境赢得“喘息之机”,帮助企业复工复产,让企业甩掉包袱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了“办理一案,促成一片”的良好法律效果,为辖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有力的司法服务和司法保障,实现了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