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教育周刊
第07版:教育周刊
第08版:综合
标题导航
晏碧齐与山村孩子的三十载温情岁月
毕节:科普进校园
全国集邮文化巡展(贵州安顺站)在安顺市第六小学举行
让课堂教与学回归本真
我的心爱之物
正安县:重视学校体育锻炼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课堂教与学回归本真
■ 许静
从教小学语文三十年,回顾形形色色的课堂,感触良多。
一、“多媒体”真是神物?
时下多媒体教学如雨后春笋,已成为公开课的常态。由于课件制作不是每个教师擅长的,于是网络下载的课件充斥着公开课的课堂。铺天盖地的图像文字,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它们肆无忌惮地冲击着学生的视听,让学生的语言、思维支离破碎。被奉为“神物”的多媒体,此时却成了“魔鬼”。殊不知,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仅靠黑板与粉笔,仍能生动形象地描述出天下美景、古今趣闻,孩子们在朴实的语言文字中,尽情地朗诵和感悟,体会语言文字散发出无穷的魅力。由是观之,多媒体还是应该清晰定位为丰富课堂的辅助手段,而不能喧宾夺主。
二、“完美”真的高效?
曾几何时,公开课成了一张名片,它代表一位老师的所学,体现出一个老师在“舞台”上的神韵。因此,公开课几经打磨方能登堂,它呈现给大家的通常是这样: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清晰、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氛围活跃、师生互动充分、教师语言精准,时间安排精当……总而言之,热闹非凡、精彩纷呈!而学习的主体——学生,此时充当的是道具,被天衣无缝的教学设计,一步一步地请进“瓮”里了。这样的“完美”课堂真的高效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哪里?学生创造性的思考在哪里?公开课,在一定程度上不是真实自我的表现,带有表演性质,多了人为,少了自然;多了形式,少了实质;多了浮躁,少了踏实。这样的公开课演化趋势切不可大行其道,该当头棒喝。
三、“朗读”真的是王牌?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绝非只是对某些课文进行解读那么简单。朗读教学,的确是语文课堂上的重中之重,它是孩子们实践阅读教学任务的基本功,孩子们通过有声的语言,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语言文字获取信息,在朗读中充满自信,在朗读中感悟新知,在朗读中领悟道理。教师们因此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朗读:自由读、范读、指名朗读、评读、角色表演读等,一节课下来书声琅琅。然而,过多地滥用传统朗读,舍去孩子们开心中可以完成的口语交际、写作等语言综合实践为什么不多尝试呢?朗读教学创新亟待尝试。
在教师们日常的实际教学中,是没有旁观者或不预设旁观者的原生态课堂,每一节都可以开放,在自然进行中更多地要注重师生心灵的碰撞、语言的交融。或许它不热闹、也不完美,但它可以让师生自由平等、轻松灵活地展开学习。“铅华散尽,朴实归来”,走进朴实无华的公开课,扬长避短,让真实、朴实、扎实的原生态课堂在教学生活中大放光彩。
(作者单位:四川省邻水县鼎屏小学)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