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和美乡村入画来。 通讯员 陈灵 摄(贵州图片库 发) ■ 记者 李雅
“我被打了,你们赶紧来。”日前,台江县公安局台盘派出所接到基堡村王某来的报警电话。
接到报案后,台盘派出所立即上报乡平安办,联合台盘司法所一起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据了解,当天,王某来夫妇、顾某武受邀到顾某海家吃酒宴,席间因琐事与杨某、杨某洪发生争执扭打,导致王某来被扇数巴掌,顾某武眼角被打一拳,后被在场群众劝开。双方就赔偿问题争执不下,矛盾一触即发。
为避免矛盾激化升级,台盘司法所积极配合派出所立即启动“警调对接”工作机制,将派出所的“刚”和司法所的“柔”有机结合,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示之以法的方式向双方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并以身边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在长达3小时的耐心讲解和反复劝说后,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由杨某洪赔偿王某来夫妇、顾某武医药费5800元,当场付清;杨某赔偿王某来夫妇、顾某武医药费2800元,并限期付清。至此,该纠纷得到了妥善解决。
台江县台盘司法所积极配合派出所,充分运用“警调对接”机制,成功化解一起人身伤害赔偿纠纷,有效避免了矛盾激化,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有力维护了辖区社会和谐稳定。
像这样通过“警调对接”工作机制化解矛盾纠纷,只是黔东南州积极推进多元解纷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为扎实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促进基层和谐稳定,加强法治政府建设,黔东南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推进多元化调解衔接联动、做优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调解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的措施强化人民调解工作,提升调解工作效能,织密矛盾纠纷化解网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推进多元化调解衔接联动。利用现有的人民调解组织,建立“警调对接”“访调对接”“诉调对接”“检调对接”等多元化衔接联动工作机制,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将调解力量延伸至矛盾纠纷较为集中的前沿阵地。通过强化“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社会治理机制建设,打造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工作模式,确保矛盾纠纷有效化解。
做实行业性专业性调解。根据相关行业协会意愿,指导成立金融、婚姻家庭、劳动争议、物业管理等领域的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积极打造特色调解品牌。同时与法院建立常态化对接联系,受理相关领域的纠纷案件进行诉前、诉中调解,当事人可凭人民调解协议书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赋予强制执行力,提升人民调解的法律效力。
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按照“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的工作思路,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常态化,并对排查出的矛盾进行分级分类调处,快调快结,及时消除纠纷隐患,确保矛盾纠纷不激化、不扩大。
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坚持人民调解员推选与聘任、专职与兼职相结合,不断拓宽人民调解员选任渠道,优化人民调解员队伍结构。同时通过开展进村入户送学、组织培训交流等多种举措,提高基层人民调解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促进基层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