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贵定县沿山镇星溪村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
群众的事交给群众“拍板”
  ■ 记者 罗翔
  金秋的贵定,处处皆是美景。
  走进黔南州贵定县沿山镇星溪村,金灿灿的稻穗簇拥着整个村庄,丰收在望,田野里稻谷飘香,秋风吹来,稻穗在微风中泛起稻浪。
  在距离村口不远处的一条清澈见底的河边上,由村里通过“群众三会”工作法,打造出的红豆湾和相思湾景区和农家全域旅游项目搞得红红火火……村民甘春平说,当时村里要搞开发的时候,大家心里还是没有底,今天回过头来看,群众的决策是对的。
  如今,贵定县沿山镇星溪村紧扣破解城镇化建设中遇到的征地拆迁、山林纠纷、土地流转等热点、难点问题,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在推动发展的实践中探索出决策事项由群众“签发”、重大问题由群众“公投”、干部作风由群众“质询”的“群众三会”制度,助力基层治理,让群众做主,请群众监督,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群众议事会 发展共商 决策共定
  “贵定县沿山镇星溪村毗邻昌明镇,交通便捷,厦蓉高速、贵广高铁贯穿境内,从2021年7月被评为全省的五十个‘特色田园·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以来,一年一个样。”贵定县沿山镇党委宣传委员全皓说,这几年,星溪村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围绕村寨“一核一带三区”(人居环境整治、沿河的乡村旅游带、智慧农业先行区、粮油轮作区、林下种植经济区)规划建设,试点建设各项工作快速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
  “桥修好了,路修通了,现在往返晓寨河桐底之间的两个自然寨更加便捷,游客从昌明下高速就可以直接把车开到寨门口的红豆湾景区。”村里的老党员莫如德回忆说,2018年,在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桐底大桥总算修通了,结束祖祖辈辈全靠垫着石磴过河的历史,桥修好,但距离寨子还有一段路要走,能不能把道路扩宽一点修到寨子上,作为一名老党员,莫如德二话不说,带头主动捐出3亩多自己的土地,最后在他的带领下,整个寨子通过议事会,纷纷捐出自己的土地来修路。
  “一开始,在项目建设推进过程中,群众一方面积极响应要用好党的惠民政策,一方面又怕项目落地建设不好。”沿山镇星溪村民委员会副主任熬光明说,不仅是当年修桐底大桥,包括组上要建设的很多民生项目,针对群众的提出的异议,凡涉及村寨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集体资产处置(流转、租赁、拍卖等)、村级发展规划及重大村规民约的修订等重要事项,都要纳入议事会范畴。
  熬光明表示,议事会实行“两议两公开”,即:所议事项由村“两委”商议确定或三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联名提议确定;再提交全村村民代表讨论后决议(实际到会人数须占应到会人数三分之二以上方可开会,讨论结果获“同意”票过半数方可通过),通过决议的事项,须由村民代表在《“议事会”记录本》上签字并按手印“签发”。讨论结果及时公开,实施过程适时公开。
  群众质询会 众筹共建 村寨共管
  “我们现在行走的晓寨组这个石板街下面,就有刚建成不久的一条污水处理管道,当时在推行这个项目的时候,群众不理解,总是认为,会不会在施工过程中过多占用群众的土地或者存在建设质量等问题。”
  熬光明表示,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关系到村级工作开展情况有较大意见时,村委会都要及时组织召开群众质询会。质询会的召开要有10名以上村民代表联名,对质询内容以书面形式提交村委会。质询会先由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就近期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向村民代表进行通报,再由村民代表轮流“质询”,由镇包村领导、包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组成“释疑团”负责解答。
  “今天回过头来看,我们村里很多民生项目能建设好,群众满意,关键就是用好我们的质询会。”熬光明表示,采取“质询会”的形式,把镇、村干部变为“下级”,群众变成了“上级”,群众对干部所开展的工作进行质询。特别是群众对村务进行质询,质询内容包括粮食直补资金发放、农村低保资金的发放、兴修水利项目执行情况、新农村建设政策及资金使用情况、退耕还林及林改政策,以及对本村经济发展的建议、意见等各种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村“两委”和村干部就这些问题对本村群众做好解释答复群众疑问。
  “召开‘质询会’是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召开‘质询会’,让群众参与到本村重大事项的决策和落实上来,同时监督本村村务公开情况,‘质询会’是连接干群关系的枢纽,干部通过真心、诚心倾听群众的疾苦,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忧排难,才能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树立良好的形象。”熬光明说。
  群众公投会 效果共评成果共享
  “在发展的进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是很正常的,关键是遇到问题之后,如何引导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去解决问题,同时能让群众切身感受到通过群众民主决策建设的每一个项目建设中所带来的好处。”全皓表示,当在城镇化发展中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征地拆迁、市场搬迁、违章建筑查处或其他重大项目等推进中遇到阻力时,若该事项涉及全镇群众利益的,由镇党委组织召开群众公投会,若该事项只涉及某村群众利益的,由村“两委”组织召开群众公投会,由群众进行表决。
  “公投会的召开必须在5日前发布公告,广泛宣传,向群众告知公投的事项、时间、地点等,让群众有充足的时间酝酿,凡年满18周岁以上的公民,均可到现场参与公投。公投结果以赞成人数超过实际到会人数半数为有效。”熬光明说。
  “从长远来看,让群众做主,自己对本镇、本村的发展做决策,政府做好引导,讲清楚事情对当地发展能带来什么效益,最后让群众来进行公投。”全皓说,通过召开“公投会”,在村内重大事情决策上,群众看到成效,实实在在享受改革发展所带来的成果,同时还能有效遏制基层不稳定因素滋生,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形成了发展共商、决策共定、众筹共建、村寨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基层乡村治理新模式。2021年,星溪村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23年获贵州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