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1日至12日,遵义市选举的部分省人大代表深入企业开展专题视察。 ■通讯员 蔡乾军 记者 姚强
遵义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伟大转折地”历史地位和“省域副中心”战略定位,聚焦“六大使命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为抓手,突出“五个紧扣”,依法履职行权,稳中求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强化政治引领 遵义市人大常委会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召开常委会党组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
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2024年,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重要会议、重要立法、重要工作、重大事项13次。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79人次。
充分发挥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加强统筹谋划和跟踪督促,持续推动中央和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落地见效。
提升立法质量
遵义市人大常委会健全完善法规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及采纳反馈机制,充分发挥常委会咨询专家、立法专家和基层立法联系点“民意直通车”作用,扎实做好立法调研、起草、论证、审议等各环节工作,不断扩大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有序参与。
审议通过《遵义市城镇燃气安全管理条例》,初次审议《遵义市地方立法条例(修订草案)》《遵义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条例(草案)》,深入开展现制现售饮用水管理、养犬管理、赤水晒醋保护等立法调研。
积极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对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条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条例等多部地方性法规开展立法调研座谈和意见征集。
听取审议备案审查工作报告,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今年以来,对3件政府规章进行备案审查;做好规范性文件数据库录入公示工作,录入市级层面规范性文件75件,持续提升备案审查信息化水平。
增强监督实效
遵义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强化预决算、审计、国有资产管理、营商环境、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监督,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
采取常委会班子成员带队、市县两级人大联动、基层人大代表参与、检查与自查结合、走访有关单位与发放问卷调查同步、县(市、区)全覆盖的方式,完成8件法律法规执法检查,检查发现问题60余个,提出73条意见建议,交政府及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聚焦中心城区“菜篮子”工程,集中视察保供蔬菜基地建设情况,围绕基地建设发展、蔬菜产销供给和精深加工、农产品物流配送等提出意见建议10余条。
深入推进跨区域人大协同合作,与重庆市綦江区人大常委会召开协作联席会议,联动开展綦江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调研和藻渡水库国家级重大项目建设视察。
扎实开展林下经济发展情况、高标准农田作用发挥情况、特殊教育发展情况、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办法实施情况、中心城区饮用水源保护情况等6项专题调研,全面提升人大监督实效。
发挥代表作用
“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开展以来,遵义市参与活动的五级人大代表达18700余人次、提出意见建议4500余条、代表联系群众43000余人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4200余个。深化拓展“双联系”机制,增加代表参与常委会、专门委员会工作的人数和频次。
健全完善市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制度,持续推动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室)提档升级,继续加强网上代表联络站推广和使用,不断丰富拓展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渠道、方式和内容。严格落实代表建议交办、督办工作机制,认真做好主任会议成员领衔督办、专门委员会重点督办工作,188件市人大代表建议已全部交有关部门办理。
扎实抓好代表议案建议办理系统和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升代表工作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夯实履职基础 规范设立法制工委、预算工委、代表工委作为常委会的工作机构,调整完善机关内设机构设置。高质量开展常委会及机关党纪学习教育,扎实抓好读书班、中心组学习研讨、纪律党课、警示教育、解读培训等重点任务落实。
持续加强人大干部队伍建设和机关内控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更好服务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
加强常委会及机关新闻舆论工作,强化遵义人大网站、微信公众号等阵地建设管理,持续发出人大声音、讲好人大故事。自觉接受省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主动加强工作对接和汇报交流。
密切与外地人大的交流联系,先后到深圳、珠海等地考察学习,借鉴人大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强对县乡人大的工作联系指导,促进履职联动、力量整合,推动全市人大工作“一盘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