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访中,工作人员与农户交流了解情况。《法治时报》记者 符传问 摄 9月2日,艳阳高照。在乐东黎族自治县志仲镇志强村志强田洋,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李钦与同事正在走访调查排水沟整改工作。两人在田洋中来回仔细察看,又时不时与现场农户交流整改情况。
“服务保障‘三农’工作是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我们紧盯妨害农业生产、影响农村稳定、侵犯农民权益等突出问题,以‘检察蓝’助推‘农业兴、农村稳、农民安’。”乐东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乐东检察院立足本地实际,聚焦“三农”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四大检察”职能,出实招服务保障“三农”工作,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聚焦重点领域 强化资金监督管理
乐东是海南农业大县。乐东检察院紧扣县情实际,聚焦“三农”工作重点,在守好耕地红线、切实守住国家“粮袋子”的同时,强化惠农专项资金管理监督,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乡村产业发展资金981万元退回后,我们积极组织人员学习相关政策法规,提高依法履职能力水平,确保产业合作资金安全和经营效益。”近日,乐东检察院来到某镇政府开展“回头看”工作。
原来,该镇政府在入股发展荔枝产业时,存在专项资金使用未严格执行规定、审查把关不严等问题,以至于超额度投入乡村产业发展资金981万元,造成专项资金管理存在风险隐患问题。乐东检察院立案后,制发了检察建议,该镇政府积极整改落实,退返超额投入乡村产业发展资金981万元。
在该案中,针对行政机关在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问题,乐东检察院依法及时启动公益诉讼诉前程序,通过磋商、检察建议等监督方式,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及时保护和合理使用乡村振兴衔接专项资金,维护国家惠农资金安全。
依法能动履职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你看,在这个农产品的采摘、收购和运输等环节,我们县全面实行附带二维码标签,各镇还会与种植企业和个人签订农药使用承诺书。”在种植基地,相关人员向参观者介绍,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让消费者更放心食用,乐东对重点关注的农产品实行二维码溯源监管,通过扫描二维码标签,可查看产地、生产者以及种植环节的一些事项等信息。
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首先要把农产品质量抓好。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乐东检察院依法惩治生产、销售危害农资安全犯罪行为,强化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检查,推动建立农产品安全“快检室”24家,同时督促行政机关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切实服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创新办案模式 服务“三农”质量提升
今年以来,乐东检察院发挥检察公益诉讼职能,对全县高标准农田建后监管缺失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监督并取得实效。公益诉讼案件立案6件,发出检察建议5件,督促相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职责。
截至目前,已落实管护资金200万元,用于2.5万亩高标准农田管护工作;共清理水利沟槽185条、总长10公里,督促清除杂草、生活垃圾和废弃物等875吨,健全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运行机制2个,确保项目有效实施、高效运作,保障粮食安全。
同时,为实现农田生态化、优质化生产,乐东检察院近日联合乐东农业农村局会签了《关于建立“田管家+生态检察官”协作工作机制》。
据介绍,该院还制定实施了服务和保障“三农”的相关工作方案,成立以检察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为服务和保障“三农”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充分发挥检察一体化办案优势,确保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环节中同步发现并及时移送涉及“三农”领域的案件线索。积极创新办案模式,推动溯源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为“三农”工作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