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从“全国堵城”到“畅通之城”
——贵阳市治理交通拥堵观察
十字路口指挥交通。

开展夜间巡查。

整装待发。

停车场示意牌。

  ■记者 付先锐
  工作日区域车均延误平均下降15%,全天拥堵指数从1.7降至1.58……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百度智能云”展区呈现的这组数据,与贵阳市观山湖区市民的感受高度契合。2023年底,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联合百度智能云,选取观山湖核心区域的31个重要交通节点落地AI信控,让城市全域的交通通行效率有20%至30%以上的提升。
  贵阳交通健康指数为66.57%——今年4月,高德地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等机构共同发布《2024年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对全国主要城市的交通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根据报告,贵阳在今年一季度的交通健康指数排名中位列第十,贵阳城市交通状况正在持续改善。
  如今,曾经的“乱、堵”和循环不畅现象已经不见,一排排非机动车分区域整齐停放,周边道路路面通畅、通行有序……这些都是贵阳“铁腕治堵”见成效的生动缩影。
  “一点一策”:向32个堵点“宣战”
  2021年,贵阳市拥堵指数排名全国第4位。2021年中秋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贵阳市曾因堵车上了全国热搜。“不去,堵得很。”曾经的贵阳,“堵得很”是大家的共识。
  对此,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副局长胡林分析认为,除了城市地理因素限制、数据深度治理手段不足、勤务管理精细化不够、公交分担率不高等短板。“在取消‘双限’(限牌、限行)政策,以及教育部门‘双减’政策实施后放学时间相对集中,加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占道施工等因素,对贵阳市道路交通影响较大。”胡林说。
  治堵已然成为贵阳市不得不面对的崭新课题。
  2021年10月23日上午,贵阳市交警系统拥堵治理誓师动员大会在贵阳市公安交管局召开。会议对贵阳市道路交通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贵阳交警全面启动新一轮的道路拥堵治理工作。
  2021年10月24日起,贵阳交警部门全面启动道路拥堵治理工作。
  2021年10月25日,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贵安新区党工委书记胡忠雄主持召开全市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专题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铁的手腕打一场交通治堵的攻坚战,让市民出行更安全、更方便、更快捷。
  贵阳市“铁腕治堵”的序幕由此拉开。
  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工作,成立贵阳市拥堵治理工作专班,由市委、市政府领导牵头,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调度会,根据综合治堵任务分解进行专题部署。
  结合大数据和民警路面排查,贵阳交警对全市交通拥堵情况进行分析研判,排查出32个堵点并制定拥堵治理“1+32”工作方案下发,各辖区分局(大队)根据路面交通流量变化和辖区交通实际拟定方案,拓展思路,细化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疏堵。
  32个城市堵点,采用“一点一策”的方式,不断提高道路交通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力提升城市通行效率,稳定降低城市拥堵指数,推动交通治堵取得新突破,为“强省会”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在贵阳市拥堵治理工作专班统筹安排下,贵阳市交管局交管部门各班子成员包保相应堵点,成立市交管局治堵专班,专题调度部署治堵工作,对全市道路交通组织、交通信号灯配时、交通勤务等进行全面排查研究,并予以优化;对医院、学校、商场、大型社区周边等突出拥堵点,采取“一点一策”的方式开展治理;对堵点成因进行深层次分析,对需要其他部门支持配合开展道路工程性改造等工作的,及时向市治堵专班报告,协调相关部门处理。
  按照贵阳市公安局的统一部署,各公安分局积极主动参与治堵工作,包括对各道路停车泊位进行新一轮排查、对全市交通信号灯配时情况进行再排查再梳理、免费开放交管局各单位停车位、收集群众对治堵的意见等,前期工作做足,再逐一采取“一点一策”治堵,缓解各堵点交通压力。
  “针对32个堵点,我们围绕其成因分析、精准勤务、工作建议等,根据其特殊性,逐一对各个堵点进行‘一对一’治理,采取‘一点一策’的方式开展工作。”胡林介绍说,开展治堵行动,在大营坡路口、人民大道与延安中路交叉口、金融城路口、观山湖万达路口、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花冠路与解放路交叉口等堵点,交警部门分别通过科学调度警力疏导交通、优化交通组织、根据路口人流及车流情况调整信号配时、增设中央隔离护栏等“一点一策”措施,让贵阳市道路交通拥堵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进一步提高交通通行效率。
  除了点上的“一点一策”外,面上,通过“鹰眼”巡查,智能控违;合理规划公交车站点;调整信号灯配时;加大力度打通断头路;为学校“量身治堵”;医院门前“道路动手术”;错时开放停车场等手段着力为贵阳拥堵“开良方治重病”。
  “1+N”:打出治堵“组合拳”
  “交通治堵事关美丽城市建设,贵阳市公安交管部门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以人民满意为导向,结合‘一圈两场三改’建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标本兼治,‘一点一策’精细化治理,采取‘1+N’多部门联合治堵,围绕‘人、车、路、灯’四要素,打出一套‘铁腕治堵’组合拳,系统治理交通拥堵‘城市病’,全力打赢全民‘治堵’攻坚战,让群众感受到美丽城市建设成果。”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局长张斌说。
  打造“贵阳智慧停车”APP,让市民停车更加便捷;出台主城区“断头路”建设规划,不断破解行车难题;通过“灯态上图”,将红绿灯读秒、绿波提示、交通事故等信息实时推送;优化站台设计,有效缓解高峰期交通缓行的情况……近年来,贵阳贵安将改善交通拥堵作为重点工作,撬动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一点一策”、综合施策,逐一化解影响交通畅通的因素,不断提升“人、车、路、灯、站”适配度,确保城市交通拥堵指数稳步下降。
  围绕“人”,积极培养社会共识——“同学请跟我走,家长请尽快驶离。”近日,在南明区市府路小学,常常可以看到志愿者有序引导学生下车。这样的场景还出现在贵阳市各个主次干道、交通路口、学校周边等点位。文明巡访团志愿者在早晚高峰时段开展交通文明引导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培养社会共识。
  9月2日,修文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走进辖区学校,给暑期归来的学生上了一堂绘声绘色的“开学第一课”。活动中,民警通过现场互动、有奖问答的形式,向学生讲解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倡导学生充分发挥“小手牵大手”的积极作用,把交通安全温馨提示带回家,劝导家人共同维护道路交通秩序。
  针对交通参与者,贵阳交警始终把培育文明交通风尚作为治理道路拥堵、改善交通环境的重要一环。
  作为交通管理者,贵阳交警坚持以人为本,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推行柔性执法,让交通管理更有“温度”。
  管好“车”,提升道路通行效率——针对违法停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超标电动车“三车”违规行驶等影响道路安全畅通的交通违法行为,贵阳交警组织开展了“清停风暴”“三车专项整治”“百日行动”等,有效维护了停车、行车秩序,有效释放了道路和停车位资源。
  市民谢忠黎驾驶车辆驶入延安西路智慧停车场候车区。“在这里,系统会自动识别车牌号,车辆只需驶入车库就能自动存车,然后被提升机送到停车场内的指定车位上,整个存车过程不到3分钟。”谢忠黎说,延安西路智慧停车场的投用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节省了车辆进出场时间,解决了周边市民停车难题。
  对于在途车辆管理,贵阳交警着力突出精细化分类施策,探索“校园定制巴士”“就诊临时通道”“错时车位共享”等一系列创新管理模式。
  2023年以来,为助力全市旅游经济、夜间经济蓬勃发展,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题,贵阳交警在全市设置夜间停车泊位8012个,并将免费停车时段调整为20点至次日7点……各类影响道路畅通的在途车辆因素被逐一化解,进一步提升了道路通行效率。
  打通“路”,不断破解行车难题——受地形地貌限制,贵阳市道路基础条件薄弱。为此,贵阳贵安着力推动上层规划,编制出台主城区“断头路”建设规划、主城区人行过街设施专项规划,进一步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与交通规划融合。
  如何破解“行车难”?贵阳交警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赋能城市交通管理,通过搭建AI自适应智能信控优化平台和交通态势监测平台,积极应用于交通管理实战,全面提升了道路交通管理前端感知、应急处置、指挥调度等能力和技术水平。
  用好“灯”,提高路口过车效率——2022年以来,贵阳交警主动协调各区党委政府、道路主管部门、城市综合执法部门等,完成了300余处信号灯产权移交,实现了全市信号灯统一管养。
  同时,贵阳交警着重突出科技引领,抢抓贵阳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建设契机,主动将交通管理数据融入城市管理综合数据,进一步打通各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实现更加联动高效的协同共治,有效应对异常天气、占道施工等情况的干扰。
  通过“灯态上图”,贵阳将红绿灯读秒、绿波提示、交通事故、超速违法行为提醒等信息实时推送至APP,让智慧交管的科技成果实实在在惠及民生。
  优化“站”,让换乘接驳更便捷——“以前在这里坐公交回家的时候,经常公交和私家车一起堵在路口,大家都动不了,现在公交车站台后移之后,这种情况就少了。拥堵少了,回家的时间也短了。”市民付先进说。
  “为消除公交车与社会车辆交会的冲突,我们联合有关部门把市南路口公交车站台后移到市南路南浦路口后方50米处,有效缓解该路段高峰期交通缓行的情况。”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南明区分局四中队民警说。
  社会协同治理:拥堵指数大幅下降
  为了防止治堵工作走进应急怪圈,让贵阳真正意义上“不再堵”,贵阳市通过突出综合治理,积极建立制度去化解,把治理交通拥堵问题上升到顶层设计的高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出行的需求,更好地开展全市交通拥堵治理工作。
  “建议恢复601路青山小区社区公交车。”手机尾号为4324的市民向贵阳市融媒问政平台反映。2023年11月2日,贵阳市融媒问政平台开始征集“交通拥堵治理”相关问题线索,不少热心市民通过平台踊跃留言。
  推进民主监督+“融媒问政”新闻舆论监督等形成监督合力,对群众反映的拥堵问题,以“一点一策”的形式及时研究解决。
  贵阳西收费站作为贵阳“西大门”,日均车流量在4万辆次以上,早晚高峰时段和重大节假日、活动期间,交通压力巨大。自治堵工作开展以来,观山湖交警二中队作为责任中队,积极探索思考,将贵阳西收费站这个关键“点”、北京西路这条“线”、世纪城这一“片”作为“一盘棋”来下,努力打造交通治理新模式。
  随着爽爽贵阳“火”出圈,黔灵山公园景区人流、车流较往年出现大幅增长,停车难、行车难等交通问题更加突出。贵阳市公安交管局负责人到黔灵山公园开展现场办公和专题调研9次,研究解决办法。经过多次研讨,交管部门对黔灵山公园周边的交通问题给出了解决途径。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从数据对比看,截至目前,黔灵山公园附近枣山路拥堵指数环比下降7.8%,北京路拥堵指数环比下降1.1%。
  为了改善花果园的交通环境,南明交警七中队提出了整治方案。按照“一点一策”工作要求,交管部门相继开展了道路微改造、停车场出入口调整、优化红绿灯配时、破损路面修复、“清停风暴”行动等多条治堵举措。现在,花果园区域交通拥堵状况得到明显缓解。
  “增加绿波路段、取消中环公交车专用通道、轨道交通运营等都较大的提升了交通畅通指数。”贵阳市公安交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何防堵治堵、解决好出行问题,是一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缩影,是对治理者能力和智慧的考验。”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副局长吴海表示,贵阳市公安交管部门按照“一点一策”思路,分重点时段和区域制定了“1+32”整改工作方案,明确近期整改措施和远期缓堵措施,着力提升城市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针对于全市的拥堵状况,我们一点一策,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从点上和面上去解决问题。”贵阳市公安交管局宣传处负责人孔剑介绍说,三年过去了,贵阳把交通治堵放到全市发展大局中进行谋划并取得成效:2021年,贵阳市拥堵指数排名全国第4位,2022年排名第16名,2023年排名第25名。
  交通拥堵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因地制宜、标本兼治。贵阳市拥堵治理的背后,运用了互联网交通大数据及时从点、线、面三个层次监测城市交通出行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精准施策,从路面交通秩序和勤务管理着手,推动道路工程改造,为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减少通勤距离、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