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三都自治县凤羽派出所:科技赋能 防溺水添新招
  ■通讯员 叶霞 记者 卢泰铭
  “该河段水深超两米,危险,切勿下河游泳、钓鱼、戏水。”
  近日,在三都自治县凤羽街道三郎桥下,一群小孩嬉戏打闹着,到湖岸边准备游泳。刚靠近河岸,凤羽派出所值班民警当即启动自动喊话系统,发出警示语音,提醒他们远离危险区域。
  凤羽街道在三都自治县中部,与三合街道隔水相邻,都柳江穿境而过,常常有居民和游客入河游泳、戏水,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
  吃过午饭,装上宣传单、宣传海报、扩音器等物品,社区民警韦昌焕背上警务背包,叫上村干部和社区巡防队员,一天的防溺水工作开始了。在已经摸清底数的基础上,韦昌焕和同行工作人员的职责,除了白天对重点水域开展巡查,还要对重点人群积极开展上门宣传工作,晚上值班时间要时不时带队到河边“闲逛”一圈。
  这只是他们工作的一个缩影。进入暑期以来,凤羽派出所多措并举,持续加大技防设施投入和宣传教育力度,构筑起防溺水“铜墙铁壁”。
  群防群治守平安
  “三都的夏天比都江热得多,小娃崽习惯在河里游泳,喊都喊不住。”谈到防溺水,城南社区的移民搬迁户杨大叔很无奈。
  作为三都自治县移民搬迁户最多的街道,凤羽街道城南移民社区、交向移民社区、三郎移民社区有20000余人来自三都自治县各乡镇。结合县城较之乡镇普遍温度较高的情况,为确保辖区群众安全,凤羽派出所积极探索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协同联动机制,实现“社区巡防队+网格员主盯+派出所主战+街道党工委领导主督+县公安局指挥中心精准巡防调度”的联动机制,确保重点地段有人守、重点时段有人盯、重点水域有人看、重点人员有人管,有效防范各类安全风险隐患。
  据悉,今年6月以来,三都自治县共组织治安积极分子、网格员各30余名参与到凤羽派出所组织的防溺水工作中,有效提升辖区防溺水工作覆盖面和管事率。
   打好防范主动仗
  “你们来了好几次,我孙孙现在不仅知道不能去河边,昨天他还跟路人说,救生竿、救生衣怎么用。”辖区群众王大娘说道。
  入夏以来,凤羽派出所不断加大巡查、宣防力度,通过防溺水标语、宣传海报、劝导短信、应急广播、微信群转发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防溺水知识。同时,在山塘、水库等危险水域,设置防溺水安全警示标志,并配备救生圈、救生绳、救生杆等安全设施。组建队伍,做好重点水域安全巡查,组织镇村干部、公益岗、网格员对辖区存在溺水事故隐患的水库、河流、水塘、水井等危险水域全覆盖巡查,全域日均组织20余人次开展防溺水工作。发现有在危险水域钓鱼、在水边游玩等现象,及时进行劝解、制止,并讲解防溺水安全知识,时刻绷紧安全弦。
  筑牢科技“安全网”
  “用语音吼一下,全部上来了。”“刚才又把一个大伯喊上岸了。”
  “科技改变生活。”
  凤羽派出所创建的“一村一眼工程”微信群里,社区巡防队、网格员、街道干部的讨论此起彼伏。
  今年夏天,在街道党工委全力支持下,凤羽派出所组织社区警务队及技术人员联合社区网格员对辖区香港名都、彩虹桥、第二中学、三郎社区等沿河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摸排,精准梳理辖区15个重点河段,通过安装15个智能监控喊话设备,实时掌控辖区水域状况,为辖区沿河重点区域筑起“科技安全网”,有效提升基层治理精准化、数字化水平。
  “此次安装的智能监控喊话设备,集成高清视频监控、智能识别与喊话功能,端口共享实现多部门同时对水域周边情况实时监测与预警。社区警务人员及网格员一旦监测到有人员靠近危险水域,可立即启动自动喊话系统,发出警示语音,提醒人员远离危险区域。如果语音提醒后,人员还在逗留并游泳、戏水,社区工作人员和派出所民警接到指令后,会立即赶到现场劝离。”凤羽派出所所长潘泽定介绍道。
  这一创新举措,有效弥补了传统巡逻模式的不足,提高防溺水工作效率和精准度。截至目前,劝离人员达200余人次,有效减少人员在水域逗留时间。自2023年11月凤羽派出所成立以来,境内未发生一起人员溺水身亡事故,用切实举措和数字化手段守护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