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深耕“微治理” 服务“大民生”
——六枝特区大用镇推动乡村治理提档升级
村民在“善举银行”积分兑换点兑换物品。

  ■记者 顾冰洁
  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2022年以来,六枝特区大用镇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运作下,围绕机构实体化、资源统筹化、赋能最大化、激励可行化、运行制度化“五化”目标,组建“大综治中心”,整合资源力量,有效解决了基层治理力量薄弱的问题。
  这是一场持续的革新——
  2023年以来,大用镇继续推进“33”治丧移风易俗,实施“善举银行”激励机制,有效遏制了盲目攀比、铺张浪费的陈规陋习,全面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和乡风文明工作的热情。
  用“绣花功夫”把工作做在细微处,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近年来,大用镇不断强化治理机制创新,逐步探索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体系,在今年六枝特区“排队抓尾、双整双创”工作中,被确定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强机构 完善工作体系
  8月7日,微风轻拂。吃过午饭后,大用镇凉水井村联户长李云培穿上红马甲,带上自己的记事本,向村里走去。
  “这会大家都在午休,家里基本都有人,现在去正合适。”李云培说,得空时他会在村里转转,看看自己负责的十户人家是否有矛盾纠纷和需要帮助等情况,并及时宣传相关政策和收集村情民意。
  2022年,大用镇积极探索“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按照“地域相近、人员相亲、产业相连”原则,将全镇划分为39个网格和378个联户单元,细化职责职能,联户长也应运而生。
  联户长作为村里的“情报收集员”和“安全守护员”,日常工作主要收集各类情况信息。“看到有情况,我们能现场解决的就解决,解决不了的就及时上报。”李云培说。
  而群众反映的问题统一由“大综治中心”收集分类、指挥调度、协调解决。“‘大综治中心’就是我们推动乡村治理1.0版本的实体化运行机构。”大用镇党委书记朱东波说,2022年大用镇在推进乡村治理时发现,存在治理力量薄弱,组织发动群众困难等问题。
  为此,大用镇围绕“机构实体化、资源统筹化、赋能最大化、激励可行化、运行制度化”“五化”目标,按照“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原则,整合各部门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的机制下,探索建立镇级“大综治中心”机构,形成“一体化”管理、“一站式”办公、“组团式”服务、“一揽子”解决问题的工作体系。有效解决了基层治理力量薄弱的问题。
  建机制 激发自治活力
  “请您帮我看看,我有多少积分了,可以兑换些啥?”
  “一共有300多分了,可以兑换一个床上四件套,你看你这边要不要兑换。”
  “太好了,给我换一套。”
  这场对话发生在大用镇人民政府服务大厅的“善举银行”积分兑换点,骂冗村村民熊勇在来镇上办事的时候,想到自己的积分可能已经够兑换物品,便前来询问。
  那么,“善举银行”是什么?
  2024年5月,大用镇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治理机制的基础上,探索性地实施了“善举银行”,鼓励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和乡风文明,以此可获得一定量化的积分奖励,参与兑换生活用品和现金激励的虚拟银行。
  群众做过的带有公益性、达到维护村庄安全稳定、维护邻里文明和谐等积极正面的好事、善事,都可以被一笔笔“存”入账户成为积分,积分则可以兑换物品。
  “平时在村里打扫个卫生,维护一下环境这些都是顺手的事,还能积分兑换东西,我觉得特别好。”拿着全新的床上四件套,熊勇高兴地说。
  “善举银行”的推行,全面激发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和乡风文明工作的热情。
  朱东波告诉记者,其实早在2023年,为了巩固乡村治理1.0版本的成果,大用镇就开始推进“33”治丧移风易俗,简单来说就是在丧事办理中,紧盯“酒席厨师、唱丧先生、委托管事”3类关键人员,确保3天内办结。
  通过“33”治丧,有效遏制了群众盲目攀比、铺张浪费、劳民伤财的陈规陋习,推动形成厚养薄葬、文明殡葬的良好社会风尚,带动群众参与移风易俗。
  “‘善举银行’和‘33’治丧,有效解决了群众参与基层自治的问题,找到了乡风文明建设新的落脚点,促进大用镇基层治理机制提档升级,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朱东波说,这也是大用镇推动乡村治理的2.0版本。
  优服务 提升治理成效
  民生服务是基层治理的“必答题”,大用镇持续在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上下功夫,从完善工作体系、激发自治活力入手,以扎实的治理成效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在工作中,我们坚持党委班子带头,建立事项清单,制定镇干部下沉联动服务群众‘3+2’工作机制。”朱东波介绍,所谓的“3+2”工作机制,就是镇干部们3天在镇办公,2天下沉到村工作。
  具体实施中,大用镇把80余名镇干部划分到网格,由包村领导统筹,有效整合镇干部、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农村党员“五支队伍”力量,通过开展“百场群众会引领群众满意度提升”专项工作,以“院坝会、火炉会、村边寨口会、田间地头会”等形式,全方位收集群众所思所想、所望所盼,建立台账,分类推进解决。
  “脚步落下去,问题带上来。我认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进乡村治理工作,必将会事半功倍。”朱东波说,截至目前,大用镇共召开群众会46场次,收集了11类106个问题事项,分批解决合理事项69个。在六枝特区对乡镇的综合考核中,大用镇连续两年位列全区第一方阵。
  接下来,大用镇将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关于健全社会治理体系的要求,持续加大“善举银行”宣传动员,将志愿服务向每一个家庭延伸,争取人人参与。同时,全面盘活资源资产,对接市场,培育人才,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突破机制创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深耕“微治理”,服务“大民生”,有效提升大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