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全市人大系统“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座谈会。 ■通讯员 苏用林 罗运欢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首要任务。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毕节市各级人大代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职、担当作为,积极参加重要活动建言献策,密切联系群众推动基层治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奋力书写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履职答卷。
为人民群众代言
出席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是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除了听取、审议、表决有关工作报告,代表们有一个重大的职责——向大会提交议案建议,回应民生关切。
全国人大代表、纳雍县厍东关乡陶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肖军十分重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
“分对象制定完善帮扶政策,分类别优化调整帮扶政策,提升稳定脱贫内生动力。”在2024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他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健全脱贫人口帮扶政策渐退机制的建议》。面对热心网友提问:“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当前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肖军建议,要全方位提升吸引力,逐步优化乡村软硬件,从政策激励、职业培训、激励引导、人居治理四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每年参加省人代会,我都会做好准备,提出建议。”参加2024年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的省人大代表、七星关区田坎乡白沙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作楼表示,今年,他提出了《关于在七星关区西部片区修建快速通道的建议》《关于加强农村供水保障专业化服务队伍建设的建议》《关于在厦蓉高速原省际收费站U型回转车道增设绝壁天渠高速匝道的建议》。据悉,这些关乎民生福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都是王作楼通过院坝会、走村串户、电话沟通、微信交流等方式,收集到的社情民意,切实为群众代言发声。
“支书,进村路有20多米被大雨冲断了。”1月10日,在毕节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即将召开之际,市人大代表、赫章县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文均福深入群众走访调研、收集民情民意,准备向大会提出议案建议。当村民们反映进村路被大雨冲断后,文均福随即向有关部门反映,协调到县交通局的项目资金,帮助修缮进村道路。此外,文均福在调研发现河镇乡恒底村生活污水排放不畅的问题后,积极在市人代会上提出意见建议,协调15万元资金,有效推动排水沟渠的修缮和使用。
…………
除了每年出席人代会,人大代表们还受邀参加各级人大常委会组织的集中视察活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就有关工作谈看法,提建议,积极发挥代表作用,为人民群众代言发声,切实助力高质量发展。
为基层治理赋能
密切联系群众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职责,是人大代表发挥作用推动基层治理的有效举措。
基层治理好不好,人民群众说了算。人居环境整治、路灯安装、污水处理厂建设……在省市县乡四级人大代表、黔西市林泉镇林泉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杨燕的记事本里,认真记录着她密切联系群众的点点滴滴。倾听民声、广纳民意,立足实际、建言献策,作为人大代表,杨燕广泛深入群众,走访征求意见,近年来先后提出《关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的相关建议》《关于引进农技专业人才的建议》《关于改善农村学生交通现状的建议》《关于对发展村社一体合作社的建议》等多条建议,在有效推动一批急难愁盼民生实事得到解决的同时,积极助力基层治理。
市人大代表、百里杜鹃管理区仁和乡桃园村村委会副主任高焕洁大多数时间都在村组里忙着,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愁什么,组织开展政策法律宣讲是日常,定期上门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是常态。
“高主任,损坏的路灯还没有修。”
“路灯能不能多安装一些?晚上路黑,出行不方便,还存在安全隐患。”
“机耕道一直修不起来,我们老百姓自己挖一条毛路行不?路不通,种点庄稼都不方便……”
群众反映的问题,高焕洁一一记下,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予以解决。在她的努力推动下,如今的百里杜鹃管理区仁和乡桃园村,公路旁盏盏路灯明亮了起来,山间蜿蜒着的机耕道畅通了农产品的运输动脉。
获得“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的大方县核桃乡木寨社区党总支副书记、乡人大代表邹正军,从事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近二十年来,化解了一场又一场邻里纠纷,并总结出以情动人、以柔制刚、以冷制热、以例感人的“十六字调解方针”,成为维护社区和谐稳定的行家里手。
…………
密切联系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群众关心的事情作为工作着力点,不断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如何发挥代表作用,让基层治理更具成效?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在履职实践中给出了答案。
为乡村振兴增效
大力发展产业,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是各级人大代表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乡村振兴,产业先行。
近年来,毕节市涌现出许多大力发展产业、全力助推乡村振兴的典型代表,有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的,也有发展手工业的,还有开展产业发展研究、培训指导的……代表们积极发挥作用,有力促进群众就业增收、改善生活水平。
今年45岁的杨成美,是大方县小屯乡人,市人大代表、大方县楠华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先后在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攻读,接着在北京一央企工作并成为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为带动家乡发展,帮助乡亲增收致富,杨成美毅然辞去企业高管的职务,返乡发展产业,创办大方县楠华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通过肉牛和蚯蚓的养殖,每年创收600余万元。同时,还种植了冬荪和有机水果共上千亩,直接带动30余名村民就业和30余户农户发展养殖业,间接带动100余名村民务工,帮助群众实现增收,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在乌蒙山深处、纳雍县水东镇怕那村,有一名土生土长的“90后”姑娘袁小梅,她是县人大代表、纳雍县小龙女土蜂蜜养殖基地负责人。经过数年摸爬滚打、学习探索,现如今,她负责的纳雍县小龙女土蜂蜜养殖基地已发展到总蜂场31个,养蜂量超过2000箱,有效带动纳雍、织金等地农户21家发展养蜂产业。2023年,实现蜂蜜年产量10吨,销售额超230万元。
“一个人的成功不算成功,只有父老乡亲都富起来,才是真正的成功。”袁小梅表示,为了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她已在纳雍县城投资135万元创办一处蜜蜂养殖学习场所。接下来,还将修建蜂蜜厂,为家乡父老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扎实助力乡村振兴。
在毕节,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省人大代表、威宁自治县山地特色农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杨秀忠,立足农业发展献智献策、培训指导,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省人大代表、贵州巧姐民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杨美,大力传承蜡染刺绣文化,带领群众学习蜡染、增收致富,让“指尖技艺”更好转化经济效益,推动蜡染刺绣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出文化魅力、文化光彩……
时代铸就梦想,奋斗创造未来。在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征程中,毕节市各级人大代表将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主动投身高质量发展主战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切实以高质量履职助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