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黄平县黄飘大寨:不比物质比学习 五年走出百余名大学生
黄飘学子获黄飘大寨奖学金。 通讯员 张龙 摄

  本报讯(通讯员 李静 梁文)彩旗飘扬,芦笙悠悠。8月10日,位于古壁翁山下的黄平县黄飘大寨热闹非凡,村里村外的亲朋好友相聚在状元亭边载歌载舞,欢庆黄飘学子中高考考出好成绩,并为他们颁发2024年黄飘大寨奖学金。
  活动现场,主持人每念出一个获奖者名字都会引来父老乡亲们热烈的掌声,他们站在泥土地上,挥舞着黝黑的手掌,脸上却洋溢着灿若骄阳的笑容。
  简陋而充斥着浓浓情谊的颁奖台上,黄飘大寨奖学公益基金相关负责人以满腔真情感谢着爱心人士及父老乡亲的慷慨捐助。黄飘大寨奖学金自2020年8月设立至今,离不开当地村民的热心支持,他们用汗水换来的几块、几十块,甚至上百块零零散散的爱心款给予学生源源不断的动力,为当地学子营造出“倡导文明树新风,不比物质比学习”的浓郁学习氛围。
  “这都是我们看着长大的娃娃,更是我们村的希望,能不支持嘛,有他们做榜样,相信我们村的大学生会越来越多,我们村也会越来越好。”台下80多岁的村民潘兴文的感慨应和着相关负责人的感谢。
  据了解,黄飘大寨奖学金于2020年由心系家乡的乡贤成立,接受来自社会爱心企业、人士和父老乡亲的捐资,设立“勤奋奖”“奋进奖”“鼓励奖”“学习之星”等奖项,帮助和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走出大山,回报社会。
  浓厚的学习氛围是黄飘大寨的特色之一,在良好环境成长起来的学子也不负众望,在今年中高考中取得好成绩。34名学生获得黄飘大寨奖学金,中考获奖者有17人,高考获奖者有16人,研究生获奖者有1人。其中,潘知青和潘婷分别取得了理科634分、文科641分的优异成绩。
  “我很荣幸能得到家乡的肯定与奖励,也感受到了父老乡亲们的热情,这不仅是对我们成绩的认可,更是对我们今后学习的鼓励,将来我也会运用我所学到的知识和本领来回馈家乡。”获奖学生潘知青说。
  黄飘学子牢记乡亲们的嘱托,他们站在父辈的肩膀上,带着全村2200余人的希望走出大山,几代人共同用努力与奉献为黄飘大寨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比物质比学习,这句话始终鞭笞着我,”今年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的潘元炳说,“它一直指引着我,坚持学习,不断攀登,最终通向成功的彼岸。”
  知识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黄平县黄飘大寨践行“不比物质比学习”,教育孩子们努力读书,通过知识改变命运,通过读书振兴家乡。黄飘大寨奖学金设立五年以来,共有100余名黄飘苗寨学子考入浙大、复旦、上海交大等高等学府,全寨二本及以上上线率逐年上升。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