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沿河自治县:
构筑“大平安”绘就和谐景
  ■ 记者 文叶飞
  夏日的晨曦中,河东、河西两岸车来人往,清新的江面上各型船只有序鸣笛,乌江文化展示与城市发展脉动交相辉映……在沿河自治县境内,安宁祥和的昌盛景象正徐徐展开。
  在平安沿河建设的大道上,沿河自治县委、县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当地干部群众始终牢记并传承肩上的责任与使命。近几年来,沿河坚持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这条主线,全力打好维护稳定主动战、平安提质协同战、基层治理阵地战、营商环境优化战、队伍提能持久战,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滨江之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探索和谐发展好路子
  基层是源头也是根基。
  近年来,沿河以改革思路创新治理,通过干部下沉、充实网格、做细服务、多方共治,“一手抓产业,一手抓平安”,探索出和谐发展的路子。
  在实践中,该县将企业装进“一张网”,实现警企沟通“零时差”,帮助企业提升自我管理、自主治理能力,生产与安全两不误。由此,一位位客商安心留在了沿河。
  “一个个乡镇、一个个社区平安了,一个县才会平安。基层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关口’。”沿河自治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王苏州认为,要把创新发展“枫桥经验”作为总抓手,贯穿于建设“平安沿河”的始终。而解决基层矛盾和问题的办法,就在群众中。
  平安,不仅是守护百姓安居乐业,也是为改革发展创造稳定环境、保驾护航。从个别重大决策、重大项目起步,如今沿河已把社会风险评估拓展到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公众活动等各方面。“线上”舆情研判,提出发布建议;“线下”调查受影响群众和相关部门意见诉求,降低不稳定因素,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安全稳定收益。
  信访工作,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牵系平安沿河建设。2年来,该县四大班子领导成员和政法部门干部坚持带队深入乡镇(街道)、社区下访接访。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地下访,带来新风,更让沿河干部群众对信访工作、对平安沿河有了深刻地认识和理解。
  一位湖南商人在沿河创业生活10多年。他说:“生活在沿河很有安全感,这里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大家都能开开心心地过日子。我们想做的事,就是让它变得越来越美好。”
  平安建设越扎实、越完善,沿河发展就越有信心、越有底气。
  多年来,平安沿河建设给干部群众留下一个个珍贵启示: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大平安”理念是制胜密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基本立场,安全发展是目标追求,科学治理是基本路径,文化引领是内生动力,一以贯之抓落实是重要方法……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破治理之难,解基层之困,谋平安之局。
  2023年来,沿河自治县委政法委严格按照“1234567”工作目标,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全面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沿河、法治沿河,为奋力开创沿河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坚强政法保障。
  坚持以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为抓手,融合“四大平台”,不断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往深里走、实里走,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强、安全感更有保障。官舟镇智慧移民小区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获得公安部肯定,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公安局”“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等称号,成功创建“国家级信访三无县”。
  依托综治中心平台,构建上下治理体系。建强县级治理枢纽,整合乡级治理力量,打造村级治理平台,探索“一刻钟服务圈”,把社会服务治理的触角延伸到了每个楼栋、每个家庭,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网格管理服务体系,实现了服务群众和风险防范“零距离”。
  搭建诉源治理平台,构建诉调对接体系。多元调解“萌芽”矛盾,专业调处“复杂”矛盾,行业调解“领域”矛盾,积极推进“无讼村”建设。
  创新“心连心”调解平台,构建诉前调解体系。“面对面”接件,“心与心”沟通,“一对一”调解。
  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平台,构建多元化解体系。组建调解机构,明晰调解流程,建立会商机制。今年以来,全县各级调解组织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715起,成功化解445起。
  构筑社会治理综合体
  为维护辖区社会稳定,沿河自治县探索构筑“五个一”社会治理综合体,着力打造规范化、标准化的基层综治实战平台,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营造了治理有效、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氛围。
  “一站式”服务。县、乡、村三级共建立了综治中心470个,实现中心有场所、有人员、有机制、有牌子目标。将综治、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信访、民政、妇联等10多部门的社会治理资源整合,打造综治中心、群众接待中心、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四合一”服务平台,实现群众接待、法律服务、纠纷调解、平安幸福家1314“一站式”流程,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
  “一揽子”解决。采取相关部门抽选与聘请社会志愿者共同擅长调解工作的人员,进驻县综治中心,组建“金牌调解”团队,集中办公。不断优化便民服务职能,合理设置服务窗口、科学布局功能厅室,固定8名业务能力强、服务质量好的窗口工作人员,常态化开展便民服务活动。推进“互联网+便民服务”工作模式,建成数据共享、信息共用便民服务体系,努力实现服务事项集中办理、部门联动一体化运行。统一规范工作流程,制作业务手册和办事指南,健全便民服务受理、答复、回访一条龙服务,建立“诉前调解+司法确认”一站式化解机制。
  “一张网”管理。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为抓手,将组织建设、综合治理、政务服务、信访调处、应急管理、司法调解全部纳入网格管理,实现基层治理“一张网”覆盖。村(社区)按照“地域相近、人员相熟、便于管理”的原则,划分全科网格446个、专属网格68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3321人、配备联户长12251人,建立起“邻里守望”的社会治理新风尚。
  “一体化”监管。着力打造信息化、立体化、全天候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成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雪亮工程”指挥平台,有力地消除了治安盲区。加大技防建设力度,“雪亮工程”视频监控互联互通,24小时实时监控,可随时对各级工作开展情况及值班值守到位情况进行巡检。依托综治中心平台,建成视频会议、视频接访、视频调处、视频监控和综治信息系统“四频一网”系统,在遇重大紧急事件,可统一指挥,形成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联动调度。推广家庭终端及个人手持终端应用,安排网格员利用综治信息平台及时上传矛盾线索、安全隐患等信息,通过人防、技防、物防综合运用,切实把网格服务管理从线下拓展到线上,把治安防范触角延伸到群众之中。
  “一盘棋”运行。建立“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分流交办、归口负责、联动调处”的工作运行协调机制,规范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流程和时限,实现全流程、全链条无缝对接。通过“采集上报、核实立案、指挥派遣、处置反馈、核查结案、考核评价”六步办理机制,及时发现、有效处置苗头性风险问题,使矛盾纠纷、治安管理、特殊人群、安全隐患等相关问题在综治中心得到妥善处理,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今天的沿河,开放沿河取得新突破,幸福沿河展现新作为,平安沿河呈现新气象,新风沿河营造新生态。从城市到乡村,山水人文交相辉映,人民生活富足安康,平安成为最亮丽的底色。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