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高质量推进企业合规建设
——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企业合规建设促进立法调研
开展座谈会。

  ■ 通讯员 宋兰 罗佐
  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明确“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推动民营企业合规经营”。
  企业合规,也称为企业合规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理模式,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遵守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行业准则和国际条约、规则以及公司章程、相关规章制度等要求,建立一套管理体系来阻止违反法律和政策的行为,以预防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因违规行为引发法律责任、造成经济或者声誉损失以及其他负面影响的风险。
  为保障市场主体健康发展,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服务保障“强省会”行动、贵阳贵安现代化实践和高质量发展,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将开展《贵阳市企业合规建设促进条例(暂定名)》列入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立法计划,拟通过调研贵阳市企业合规改革实践的情况,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找准企业合规建设促进的重点、难点和堵点,提出务实管用的企业合规建设对策举措,研究是否进行立法以及怎样进行立法的思路和建议。
  合规实践探索 标本兼治方得长久
  为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有效惩治预防企业违法犯罪,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20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启动了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把企业合规纳入刑事司法程序。2022年4月,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在全国检察机关全面推开。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只针对检察机关办理的涉企刑事案件,适用的案件范围包括公司、企业等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的各类犯罪案件,既包括公司、企业等实施的单位犯罪案件,也包括公司、企业实际控制人、经营管理人员、关键技术人员等实施的与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犯罪案件。企业合规改革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通过合规改革让涉案企业脱胎换骨,走上依法合规经营轨道。
  2022年以来,贵阳市检察机关共办理涉案企业合规案件66起。从涉案企业规模来看,均系中小企业,无大型、上市企业,涉案企业绝大部分系中小型民营企业,仅有6家企业为国有企业。从罪名分布情况来看,涉及罪名较为集中和单一,涉及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串通投标罪、重大责任事故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单位行贿罪、挪用资金罪、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等,其中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案件占33.33%,涉及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案件占31.82%。
  古语云:“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从以上司法实践的数据可以看出,针对涉案企业开展合规改革的案件数量不多,治“已病”固然很有必要,但是把预防端口前移,有效防治“未病”才是治本之策。大量的非涉案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若在其不当行为发展为犯罪行为之前就将其“诊断”出来,遏制犯罪苗头,预防犯罪行为,才是保障企业发展行稳致远的前提。
  善用数据说话 立法愿景众目昭彰
  2024年4月12日至22日,为使本次立法调研建立在坚实的数据基础之上,确保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行性,为立法必要性提供定量定性依据,立法调研组通过开展网上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围绕贵阳市企业合规建设立法愿望需求和实践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设置调查指标,以贵阳市部分企业为样本,按照具有代表性、覆盖性原则,以贵阳市市属及以下相关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为对象,共计收回调查问卷10470份,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8444份,占比96.17%。民营企业1438份,占比16.38%,外商及港澳台商控股588份,占比6.7%,有效样本量8780份。
  从立法需求来看,认为贵阳市有必要开展企业合规建设立法的企业高达94.9%,支持地方立法呼声很高。在贵阳市企业合规建设应当遵守的原则中,认为政府主导的占比91.85%,行业引导占比77.37%,企业主体占比73.37%。反映出企业对政府和行业积极推动企业合规建设具有较高期盼。
  从立法必要性、可行性来看,贵阳市企业合规建设促进立法是贯彻落实关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助推企业讲正气、走正道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内在需求;是实现贵阳地方企业走法治化道路的时代需要;是深化巩固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成果的客观需要。
  从企业合规建设实践来看,普遍存在企业合规意识不强、政府组织保障力度不够、衔接机制不健全、企业合规配套不足、相关激励措施欠缺等问题。
   法治保驾护航 助企业高质量发展
  “企有所呼,政有所应”,以高质量地方立法推动、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意义重大,值得探索。
  企业要当好“主角”,发挥主体作用。“他律”变“自律”,合规建设是企业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未形”。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合规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也是企业社会责任和商业道德的重要体现。企业自身要树立合规理念,以有效防控风险为目的,以提升依法依规经营管理水平为导向,根据自身规模、经营特点建立合规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培育合规文化、强化内部监督,依法依规经营。
  政府要当好“导演”,发挥主导作用。相关政府部门要根据不同企业、不同行业特点,分门别类制定合规指导清单,明确企业合规计划的制定、合规流程的建立、合规管理的重点环节等内容,让企业开展合规建设更加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建立健全评先评优、资金扶持、减税降费等激励机制,探索建立信用分级监管激励制度、“首违不罚”与合规承诺相衔接的制度,广泛开展行政合规激励机制适用工作,让合规守信企业一路畅行,激发企业合规发展的内生动力。切实打造服务周到、便利高效的政务环境,打造多元保障、政策优惠的激励环境,打造优化诚实信用、遵规践诺的诚信环境。
  行业组织要当好“配角”,发挥补充作用。行业组织、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谁主管、谁制定、谁负责”的原则,依据法律法规和强制性规范,在“提供政策宣传、服务企业创新、加强行业自律、引导规范发展、维护企业权益”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探索实施“行业自治+行业合规”,通过行业自律规章、行业合规指引,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
  司法要提供“助力”,发挥协同作用。深入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积极探索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开展涉案企业合规的衔接协调机制,推进全流程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建立健全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行刑衔接、合规互认机制。检察机关、审判机关要对具有典型、普遍意义的涉企案件进行分析、总结,以检察建议、司法建议等形式发布合规风险警示,以个案办理推动行业治理、系统治理,做实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后半篇文章”,切实打造公平竞争、预期稳定的市场环境。打造遵法守纪、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