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法治服务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发展
  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因其苗族村寨景观和浓厚的苗族文化,成为贵州一个知名的乡村旅游景区。旅游业作为西江千户苗寨的重要产业,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法治在服务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旅游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法治赋能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发展
  从2008年第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西江千户苗寨召开以来,西江千户苗寨景区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成为贵州知名的一个乡村旅游景区,法治在服务、保障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通过法治手段,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市场秩序得到了规范,苗族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游客的安全、权益得到了保障,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旅游管理得到了加强。
  规范市场秩序方面。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以执行,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杜绝不法商贩的欺诈行为,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加大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价格欺诈、强制消费等违法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使旅游经营者遵守法律法规,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保护文化遗产方面。西江千户苗寨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苗族歌舞、节日、习俗、服饰、建筑等。按照法治要求,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对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和处罚。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防止过度商业化和人为破坏,让游客能够真正体验到原汁原味的苗族文化。
  保障游客安全、权益方面。确保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按照法治要求,相关部门建立健全旅游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旅游设施的安全检查和监管。同时还要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及时处理旅游安全事故,为游客提供安全的旅游环境。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美丽的自然环境是西江千户苗寨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按照法治要求,规定环境保护的标准和要求,加强对景区环境的监测和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防止旅游开发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加强旅游管理方面。通过开展旅游市场执法检查,来规范旅游经营行为,达到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目的。通过法治化手段,建立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对旅游经营者进行监督和考核,促进旅游经营者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满足游客的需求。
  法治服务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发展的做法经验
  近年来,雷山县积极探索发挥法治力量在西江千户苗寨景区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其经验做法,是值得我省其他景区借鉴的。据西江镇党委副书记吴昊介绍,雷山县西江景区的“1314”美丽调解法、“九龙治水”工作法、“寨老”调解法、“四个一”涉旅矛盾纠纷快速调解机制、社区警务团队下沉化解纠纷工作法、旅游投诉快速处置中心“闭环”处置旅游消费纠纷工作法等“枫桥式”典型经验做法,对赋能西江千户苗寨景区社会治理,助推旅游高质量发展发挥了较好作用。
  比如,雷山县创新推行“四个一”涉旅矛盾纠纷快速调解机制,推动形成了“部门联动、快速受理、及时交办、有效处置”的工作机制,切实维护了旅游消费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有效提升了景区旅游形象。这“四个一”,一是成立一个处置中心,保障旅客投诉有平台;二是规范一套处置程序,确保旅客投诉有办结;三是建立一个联动机制,实现旅客投诉“不出店”;四是构建一个考评体系,明晰部门责任有“清单”。
  在普法宣传方面,西江司法所利用民间赶集日、“姑妈篮球赛”等契机,积极开展《民法典》《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宣传,通过以案说法、以案释法,用身边人讲身边事,引导群众积极学习了解法律知识,树立法治理念,自觉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营造文明和谐的家庭氛围和社会环境。
  在矛盾纠纷解决和社会治安管理方面,西江派出所发挥了重要作用。西江派出所现有民警10人,辅警56人,辖区内人口达2.8万余人,工作任务很重。为了社会稳定和服务西江景区旅游发展,西江派出所陆续引进各种先进设备,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安装有报警装置,游客若需报警按一下报警按钮,派出所就能做到最快速度出警。每一位民警还要做到“活地图”一样熟悉景区各家酒店、民宿、餐馆所处的位置,若有游客之间或游客与村民之间发生纠纷,民警就能快速加以处理。近年来,西江派出所扎实开展了“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取得了积极工作成效,并获得了国家、省、州诸多荣誉。
  2023年通过举办西江景区千人法治知识竞赛,以及开展法治宣传警示教育,参训商户人员2600人次,参训村民4000余人次,收到了营造法治宣传社会氛围的良好效果。2024年“五一”期间,贵州省第一届“姑妈篮球赛”在西江千户苗寨景区举办,雷山县公检法司部门齐上阵,开展法律咨询服务、普法宣传、上街巡查等,以法治力量护航“姑妈篮球赛”,为旅游发展营造了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文新宇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法律研究所副研究员,贵州省法学会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 本文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ZDXK202305〕成果)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