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面开展巡逻防控。 ■通讯员 庄娟
在望谟这座布依山城,无论是在民族风韵盎然的红水河畔,还是在人潮涌动的繁华街巷,都能看到那支戴着蓝色袖标的队伍。巡逻防控,他们昼夜值守;应急处突,他们冲锋在前;暖心救助,他们迅速出动……
建队12年来,荣获全省公安机关突出集体2次、集体与个人三等功13次、各类嘉奖通报70余次,望谟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用实际行动擦亮青春“警”色,守护辖区和谐稳定。
深化党建引领 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望谟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是一支“90后”人数占比达85%的年轻队伍,亦是一支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先锋队。
大队现有警力47人,负责应急处突、护校安园、巡逻防控、跟场管理、安保维稳等工作,值班时间长、备勤不规律、安全责任大、管理难度大。面对队伍管理难题,近年来,望谟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激发党支部活力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建带队建,夯实警队战斗堡垒。
望谟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与治安大队共16名党员形成“联合党支部”,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为载体,围绕抓实抓细思想教育这一主线,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以“行走的廉政课”“公安党建党旗红”“亮身份做表率”等学习活动为载体,将忠诚融入血脉。
队伍有序,制度先行。建立健全《特(巡)警大队队伍管理考核办法三十六条》,涵盖值班备勤、体能考核、内务整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了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队伍管理新模式,扣分加分考核奖惩分明,有效激励队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之前我家中老人病危,急需筹集昂贵的医疗费,大队民警了解我的困难后,及时伸出援手并向组织申请帮扶,这让我十分感动,工作也更有干劲。”一名辅警队员说。
思想团结,攥指成拳。望谟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抓好队伍思想状况分析,每月至少开展一次集体约谈,经常性开展个人谈心交心活动和心理辅导。2023年以来,共开展各类谈话30余次,及时为队员纾危解困,消除思想和行为隐患,做到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典型上培塑,警队团结协作,攥成“一个拳头”,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显著提升。
聚焦民生服务 构建快速反应勤务机制 该大队突出“防”的重点、聚焦“为民服务”目标,按照1名民警、4名辅警及N名其他治安力量的“1+4+N”日常巡逻模式,实行屯警街面、动中备勤、巡处合一的“135”快速反应勤务机制,成为“7×24小时”服务群众的“移动便利站”,全面拓宽服务渠道。
“报告指挥中心,有群众摔伤需要紧急送医。”1月23日14时许,一男子骑车不慎摔倒在地,面部流血陷入昏迷。执勤的特(巡)警大队队员见状,一边呼叫指挥中心拨打医院急救电话,一边查看伤者情况,最后救助其迅速就医。
“点、线、面”动态聚合,巡逻防控更有质效。根据不同时间节点,聚焦校园周边及夜间营业重点场所、车辆来往重要路线、城区繁华主要区域,实行“高峰巡点、平峰巡线、低峰巡面”的巡防模式,为群众筑起了坚实的安全屏障。
“太感谢了,还好你们留意到孩子,大晚上我们到处找得着急。”一位家长激动得流下眼泪。3月25日1时11分,特(巡)警大队队员巡逻至阳光河岸小区时,发现两个5岁左右的小男孩在路边玩耍,考虑到夜深无家长相伴,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队员及时将孩子送到王母新城警务站,帮助联系家长将孩子安全接回。
2023年以来,该大队共出动警力13350人次、接处警298起、救助群众61次,一件件暖心事、一次次解民忧,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与安全感。
坚持以战领训 淬炼警务作战硬本领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每天早上走进望谟县公安局大门,总能看到队员们正在操场,如火如荼地开展警务技能和体能训练。
“每天8:50至11:00为固定训练时间。”望谟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教导员李醒悟表示,特(巡)警大队始终将提升战斗力作为工作之基,结合学习训练安排,调整考核模式,严格训练纪律,提升队员警务工作能力。
特(巡)警大队按照“紧靠实战、从严从实”的原则,以训促战、战训结合,通过强化力量、耐力、速度等训练,切实增强队员自身体质,提高基础体能;针对最小作战单元、枪支应用射击、警务技能战术等科目进行强化训练,有效提升队伍综合素质、专业化处突水平和实战技能。
“警察叔叔们一下子将‘歹徒’扑倒,太帅了。”近日,该大队联合消防、学校等部门,在望谟县第二中学共同开展防暴、抗震和消防演练。在防暴演练中,拿着砍刀的扮演者闯入校园,大队组织警力,按照最小作战单元快反机制,火速将“歹徒”控制并带离现场,整个过程不到2分钟,精彩的技战术赢得现场学生们的阵阵掌声和称赞。
2023年以来,该大队共组织开展各类安全防范演练和警情模拟演练60余场次,送教下基层13次,培训基层派出所警力1000余人次,有效提升队伍警务实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