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干部乐此不彼 群众喜笑颜开
  ■记者 张谌
  “五步”工作法 建设“无讼乡”
  近日,家住贵阳市观山湖区的65岁老党员、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退休法官马亚东每天辗转几十公里,风雨无阻,准时来到南明区人民法院永乐人民法庭,开始“把矛盾化解在诉前”的工作。
  2022年10月,已经退休几年的马亚东,被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法院聘请为永乐乡特邀调解员。“上任”伊始,法官助理王晶就问他,怎样才算把调解工作做好?他的回答很明确:“基层调解工作要体现人民至上,就得从根本上转变思路,不是案子办得越多越好,而是尽量让案子降到‘零’。”
  永乐乡正在建设“无讼乡”,他的想法与这一目标无比契合。一年半的时间里,马亚东用脚步丈量着永乐乡的每一寸土地,他走遍了5个村39个村民组,走访村民上千余人,办理和参与化解矛盾纠纷近200件。其间,他写下了厚厚的3大本工作笔记,并在大量调解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听、询、诊、查、析”的调查工作五步法。以群众的诉求和意愿为起点,通过“听”和“询”,他及时地掌握了当事人的诉请和证据;通过“诊”和“查”,他准确地判断、总结出案件的争议焦点;通过“析”,他亲切地用群众能够接受的语言和方式,依法“诉源治理”。
  在化解每一桩矛盾纠纷时,为了让当事双方都感到满意,必须付出相当大的精力,但是马亚东乐此不疲。
  某企业承建永乐乡石塘村污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造成路面狭窄,致使村民张某的三轮车侧翻在村民姚某的土地上,造成大面积农作物的损失。马亚东认真倾听双方当事人的诉求,找准利益最大化的平衡点,结合涉案当事人的意愿,最终成功化解了这起道路交通损害引起的纠纷。为了达到让双方都满意的效果,马亚东几个月都处于奔忙之中。
  村民陈某的部分土地因修建水库被征用,应该获得征收款6万元。但是,因其长期在外打工,对这笔征收款并不知情。后来,这笔征收款被其哥哥领取了。直到2021年,陈某才得知此事。从此,他与哥哥家的纠纷便开始了。马亚东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联动乡政府、乡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在掌握了各种证据后,给双方普法、做思想工作,终于让兄弟两人冰释前嫌、握手言和。
  创造性地运用“听、询、诊、查、析”调查工作五步法,永乐乡的调解工作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大量化解了可能成为诉讼案件的矛盾纠纷。和谐的社会环境,让群众笑在脸上、乐在心头。
  增收渠道多 荷包鼓得快
  贵阳市乌当区新场镇位于乌当区、白云区、修文县扎佐镇和开阳县四地交界处,距离贵阳市区40多公里。一度,这里的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并不理想。
  分管“平安乡村”建设工作的新场镇党委副书记杨焘榕每每谈起“平安乡村”建设,总爱说“这工作得从源头抓起”。她口中的“源头”,便是产业发展。
  “只有让大家都想着怎么增收致富,让村民的‘荷包’越来越‘鼓’,违法事件才会逐渐失去成长的根基。”
  新场镇虽然有着多年种植水果、蔬菜的历史,但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就是种植多、获利少的问题。
  于是,新场镇以群众的要求为出发点,从根本上调整发展思路:过去,搞一些产业项目时,不问老百姓的意见,也不问长远效益,只图做完有个交代就行了;现在,在确定产业项目时,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才是首要前提。
  新场镇盯准提质增效的目标,与贵阳农投集团合作,建设了近800亩的蔬菜生产基地,瞄准了贵阳市场保供畅通蔬菜的销路。在蔬菜生产基地的示范引领下,各村也因地制宜,创建了不同类型的蔬菜生产基地。农民在生产基地打工,增收的渠道多了,“荷包”当然“鼓”得快。
  新场镇尖坡村的黄金梨种植面积大,折耳根等蔬菜的种植也是主导产业。但是,群众的反映却一阵高过一阵:“水果和蔬菜种得多烂得多,实际上,我们也赚不了多少钱。”老百姓的诉求,就是工作的起点和落脚点。在大量的前期工作基础上,新场镇已经申报了尖坡村果蔬采摘、加工生产线项目。
  拥有1.6万人口的新场镇,人均年收入已经超过万元。群众越来越有幸福感,违法事件的发生率也在直线下降。
  苗绣孕生机 百姓生活美
  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基层干部往往会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
  永乐乡干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包本菊就是一例。
  她2021年到任后,摆在面前的就是一道道难题。
  虽然,在她的带领和组织下,村里的治安管理、环境整治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群众还是觉得不满意。症结在于村庄地处一级水源保护区,眼看乌当区情人谷乡村旅游发展得风生水起,自己却被禁止发展餐饮业和养殖业,自然谈不上发展乡村旅游业。钱从哪里来?富向何方寻?怎么让百姓生活美?包本菊一直在思考。
  干井村种植水果、蔬菜有着丰厚的基础,村民个个称得上是“土专家”。但是,“销得少”“销不出”却也是困扰大家几十年的难题。包本菊破解压力,文章就从这做起。
  起先,引进外地公司到村里种植一种新品辣椒,村民包种,公司包收,却因为气候问题,没有成功。
  后来,千辛万苦地在贵阳花果园设立了三个干井村果蔬直销点。包本菊几个月来,忙得几乎脚不沾地,为的就是等到今年果蔬旺季时,三个直销点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不准发展餐饮业和养殖业,能不能在本村的传统苗绣上,蹚出一条新路?目前,村里联合了相关企业,培训了百名绣娘。包本菊眼前一片光明:说不定,苗绣会给干井村的旅游观光带来生机!
  干井村年产水果150万吨、蔬菜100万吨,如何让“白菜萝卜都烂在地里,守着金山变不出钱”成为历史?包本菊说,这是她在这一任上必须破解的难题,“我就是吃再大的苦、受再大的累,也要尽最大的力,让群众喜笑颜开。”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