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警察女子中队民警在景区巡逻。 ■ 通讯员 姚春美 记者 杨杰
今年以来,荔波县紧紧围绕“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奋斗目标,持续从“防范风险、打击犯罪、保护生态”三个维度筑牢安全屏障,巩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成果,上半年群众安全感排名全省第1,满意度排名全省第7,文旅市场持续优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荔波的生动实践,为世界级景区建设奠定坚实平安基础。
筑牢防范风险隐患屏障
“高科技”提升技防能力。荔波县以“天网+雪亮”工程体系为依托,以“智慧景区”系统建设为支撑,构建全域旅游“智慧警务+智慧旅游”风险防控体系,实现数据互通、实时研判、提前预防、快速处置。今年以来,预警风险870余起,妥处小纠纷185件,未发生涉旅重大事故和案件。
“土办法”夯实人防基础。在大小七孔、荔波古镇等3A级以上景区和梦柳小镇、荔波美食街等游客聚集区建立风险监测点,用“土办法”排查处置各类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如瑶山瑶族乡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拓展“伙计干部”和“梦柳卫士”经验做法,该乡探索形成的“3+6+N”基层治理模式入选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精品优秀案例。
“好传统”深化联防联控。加强与广西南丹、环江,黔东南州榕江等县等地交流协作,深化平安建设边界联防共治传统,形成“黔桂两省跨地域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2023年,召开联席会议4次,联合办案8起,化解家庭婚恋纠纷28起,有效防范“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
筑牢打击违法犯罪屏障
发挥“蓝马甲+旅游女子警队”力量提升游客认可度。在“五一”“十一”等黄金假日,组织政法蓝马甲志愿服务队,特别是组织熟悉英语、日语、韩语的干警到景区开展“蓝马甲+网格化巡防”治安巡逻和担任“兼职导游”。今年以来,直接服务游客上万人次,成功调解纠纷54件,有效防止“小纠纷”升级为“大案件”。同时,部署旅游女子警队到5A级景区驻点执勤,用“柔性执法”维护良好秩序,收到锦旗38面、感谢信22封。该警队曾荣获“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等多项荣誉,获得CCTV《天网》专题报道。
发挥“政法机关+涉旅诉求服务中心”优势提升游客满意度。开辟涉旅纠纷案件“维权快车道”,运用“支持起诉+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促成纠纷快速解决。今年以来,办理涉旅游服务合同纠纷18件,查处涉嫌违法人员18人。同时,整合政法、旅游、市监等部门资源建立“涉旅诉求快速处置服务中心”,实行“先行赔付”“快处快赔无缝衔接”机制提高处置效率,今年以来已快速规范处置涉旅诉求483件。
发挥“包村警长+平安灯亮起来”机制提升游客安全感。率先在全省推行“包村警长”基层警务机制,着力解决农村矛盾纠纷和乡村旅游治安隐患。该项做法在全省推广。同时,全县政法机关夜间常态化到车站、宵夜摊等人员密集场所车巡、步巡,用警灯闪耀守护群众平安。今年以来,有效处置寻衅滋事等治安案件25起,打击处理97人。
筑牢保护生态环境屏障
“以打开路”推动绿色发展。持续加大生态环境类案件查处,严厉打击各类破坏环境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破获刑事案件38起,打击外来作案团伙4个,抓获作案人员41人。成功破获一起特大跨境非法经营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7名,查封扣押涉案资产1200余万元,彻底瓦解了一个长期盘踞中越边境、辐射东南亚地区走私红木、非法清洗转移资金犯罪团伙。
“以诉赋能”守住绿色宝库。深入开展公益诉讼,持续推动生态环境系统治理。探索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与公益诉讼转化机制,建立完善“河长+检察长巡河”“林长+检察长+警长巡林”协作工作法。今年5月,最高检、省高检到荔波对“公益诉讼守护地球绿宝石”开展全网直播,点击量超过1500万。
强化司法执行协作巩固绿色优势。积极实践“认购碳汇”“劳务代偿”“增殖放流”“补植复绿”等生态修复和替代性惩罚措施,今年已审结涉环境资源案件52件,判罚生态赔偿金10万余元,补植复绿300余亩,增殖放流1.3万余尾。创新建立跨区域司法保护协作,与广西环江县共同签署《茂兰—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跨区域司法保护协作机制框架》;与三都自治县联合制定《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金毛狗蕨生态修复基地共同管护机制》,建成全国首个金毛狗蕨生态修复基地。
截至目前,全县接待游客约2500万人次,同比增长51%,旅游综合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52%,已成为当前贵州旅游产业化发展的龙头。
在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的征途上,荔波正在对标世界先进,不断探索建立一流的平安标准和治理体系,进一步优化信息感知、精准研判、综合处置及人性化服务的工作机制,为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构建坚实的平安屏障。